设计服务移动信息平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9 22:27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各类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商平台得到快速推进和认可;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普及和消费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平面设计领域也出现了需求个性化、沟通实时化、生产小众化、选择网络化等趋势。本文借助互联网时代兴起的长尾理论来研习平面设计产业的发展趋势,以设计师这一重要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对平面设计供需双方的时代变化和外围技术环境支持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构建了可以闭合运行的设计服务移动信息平台的模型,并进一步在实践中进行了检验校正,希望能够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平面设计产业的创新发展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长尾理论概述
一、长尾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长尾理论的实践条件
三、长尾理论视角下平面设计产业的趋势分析
第二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概述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的平面设计师的社会属性分析
第三节 5W信息传播理论概述
一、5W信息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信息传播主要途径分析
第三章 构建设计服务移动信息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平面设计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平面设计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二、我国现有平面设计网络平台的比较分析
三、我国平面设计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第二节 构建设计服务移动信息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一、小众化市场需要聚集信息的平台
二、独立设计师需要具备差异化品牌塑造力的信息平台
三、设计师的社会人属性需要具有凝聚力的虚拟社区平台
四、移动信息技术为打造虚拟的信息互动平台提供了技术保障
五、各级政府为电子商务与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
第四章 设计服务移动信息平台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的设计原则
二、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模型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基于移动客户端的设计服务平台的信息交互设计
二、服务平台界面流程分析
第五章 设计服务移动信息平台模型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平台模型的实践项目概述
一、实践形式的确立
二、实践地点与伙伴的选择
第二节 实践阶段的探索与校正
一、微信轻程序的研发与界面设计
二、实践中的问题与改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艺术角度阐述平面设计的新发展[J]. 葛弘渊. 美与时代(中). 2015(03)
[2]平面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运用[J]. 谷会敏. 艺术教育. 2015(02)
[3]虚拟现实技术前景及应用[J]. 迟莹博,张静谦. 中国建设信息. 2014(22)
[4]“长尾”的设计——网络经济形态下未来平面设计运作趋势的分析[J]. 朱文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2(04)
[5]文化创意产业:内涵、效应与政策[J]. 刘奕.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03)
[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J]. 贺平. 文艺研究. 2012(01)
[7]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 赵继新,楚江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1(02)
[8]浅析网络时代的平面设计小众化趋势[J]. 刘菲菲.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06)
[9]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研究[J]. 戴美玲. 知识经济. 2010(09)
[10]试论现代设计运动思潮对中国平面设计的影响[J]. 蔡峰.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硕士论文
[1]基于创意设计服务平台信息交互设计研究[D]. 谷旸.东华大学 2014
[2]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分析与设计[D]. 苑天阳.北京邮电大学 2009
[3]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手机交互设计研究[D]. 杨若男.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02449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长尾理论概述
一、长尾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长尾理论的实践条件
三、长尾理论视角下平面设计产业的趋势分析
第二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概述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的平面设计师的社会属性分析
第三节 5W信息传播理论概述
一、5W信息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信息传播主要途径分析
第三章 构建设计服务移动信息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平面设计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平面设计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二、我国现有平面设计网络平台的比较分析
三、我国平面设计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第二节 构建设计服务移动信息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一、小众化市场需要聚集信息的平台
二、独立设计师需要具备差异化品牌塑造力的信息平台
三、设计师的社会人属性需要具有凝聚力的虚拟社区平台
四、移动信息技术为打造虚拟的信息互动平台提供了技术保障
五、各级政府为电子商务与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
第四章 设计服务移动信息平台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的设计原则
二、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模型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基于移动客户端的设计服务平台的信息交互设计
二、服务平台界面流程分析
第五章 设计服务移动信息平台模型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平台模型的实践项目概述
一、实践形式的确立
二、实践地点与伙伴的选择
第二节 实践阶段的探索与校正
一、微信轻程序的研发与界面设计
二、实践中的问题与改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艺术角度阐述平面设计的新发展[J]. 葛弘渊. 美与时代(中). 2015(03)
[2]平面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运用[J]. 谷会敏. 艺术教育. 2015(02)
[3]虚拟现实技术前景及应用[J]. 迟莹博,张静谦. 中国建设信息. 2014(22)
[4]“长尾”的设计——网络经济形态下未来平面设计运作趋势的分析[J]. 朱文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2(04)
[5]文化创意产业:内涵、效应与政策[J]. 刘奕.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03)
[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J]. 贺平. 文艺研究. 2012(01)
[7]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 赵继新,楚江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1(02)
[8]浅析网络时代的平面设计小众化趋势[J]. 刘菲菲.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06)
[9]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研究[J]. 戴美玲. 知识经济. 2010(09)
[10]试论现代设计运动思潮对中国平面设计的影响[J]. 蔡峰.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硕士论文
[1]基于创意设计服务平台信息交互设计研究[D]. 谷旸.东华大学 2014
[2]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分析与设计[D]. 苑天阳.北京邮电大学 2009
[3]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手机交互设计研究[D]. 杨若男.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02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0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