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镇形象识别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04:52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城镇可以说是大部分优秀地域文化的源头。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立的过程快步向前,城镇的形象建设,关系着地区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基于此现状,塑造城镇形象以适应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这种需求有益于发展城镇旅游产业、扩大招商引资和打造优质生活等方面。地域文化是城镇形象设计中的核心价值体现,需要充分挖掘和提炼。旨在确定城镇文明建设的趋向和未来城镇的发展理念,为城镇形象识别体系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以战略和全局的站位对新型城镇化作出部署,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为城镇化更稳更好发展提供思想指南。塑造良好的城镇形象关系着城镇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一共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城市形象识别理论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第二章和第三章则重点阐述了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是不可忽略的软实力,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调研,搜寻第一手资料,归纳出地域文化在城镇形象识别中的作用与原则,并结合CIS相关理论、传播学、心理学等...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镇形象识别与应用研究


城镇CIS的构架(来自www.baidu.com)

来源,文字,视觉符号,设计手法


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城市、城镇视点方面突出了中国特色。但是书法的书写形设计中应该有所区别。本为原型的设计手法,将文字作为直观表达不是各种文字放在一起简单的堆砌,而是运息并结合设计手法,转换为特定的视觉符号设计中使用文字法是相当普遍的。城市或城表达。文字到视觉图形或者视觉符号的转化过得更加简约和扁平,以凸显主题内容在视觉效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审美特点和视觉上的一、迅速、醒目的效果。例如,中国四川省宜宾进行变形处理,组合成“山”、“水”的造。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镇形象识别与应用研究


迪朗的图构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J]. 吕威飞.  艺术教育. 2017(15)
[2]我国城市更新中的类型学思考[J]. 徐苏宁.  城市建筑. 2012(08)
[3]基于顾客视角的城市形象细分[J]. 庄德林,陈信康.  城市问题. 2009(10)
[4]城市标志设计研究[J]. 张宁.  美与时代(上半月). 2009(03)
[5]浅析城市品牌系统架构[J]. 孙湘明,徐鸣.  国外建材科技. 2006(06)
[6]城区形象的定位与建设初探——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J]. 孙海燕.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7]论现代城市形象及其塑造[J]. 邢文祥.  社会科学辑刊. 1998(05)
[8]中外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J]. 朱自煊.  国外城市规划. 1991(02)

硕士论文
[1]基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 刘凯红.河北农业大学 2010
[2]城市景观设计类型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 杨隽伟.同济大学 2008
[3]城市形象的塑造[D]. 刘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92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92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f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