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格的现代性生成
发布时间:2017-05-08 14:22
本文关键词:审美人格的现代性生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宗白华(1897——1986),继清末民初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之后中国第二代美学家代表之一。其美学思想在20世纪40年代臻于成熟并产生影响,此后沉寂近四十年,至80年代又隔世复出,90年代中期后在学术界呈“显学”态势。 或许是鉴于宗白华少有直接的美育论述,目前学界对其美育思想关注程度远低于对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从宗先生的美学思想和实践活动来看,宗先生是一位有强烈启蒙目的和人道主义思想的美学家,他的美学不同于西方的知识型的体系美学,只停留在科学和理论的层面,而是将审美与人生实践融合在一起。他一生积极倡导艺术的人生观,致力于审美人格的培育,把人的艺术素养的养成、审美人格的生成视为其美学的最终目的,以艺术化或审美化作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建设、中国人生活的最后归宿,从而创立了从审美和艺术来实现人格生成的人格美育体系,其美学的研究实际上是美育的研究。他一生从事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活动,更是表现出了席勒式的美育情怀,当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中占重要位置。 本论文试图以审美人格的现代性生成作为切入点,把宗先生的美学纳入美育的视野加以解读和阐释,对宗先生的审美人格提出背景、审美人格建构的基本内涵、审美人格的范型、审美人格的境界、审美人格生成的美育设计等方面做一深入探究,结语对宗先生提出人格美育思想简要总结。
【关键词】:宗白华 审美人格 现代性生成 人格美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9
- 第一章 审美人格的提出9-14
- 一、关于美育与美学9
- 二、人格和审美人格界说9-12
- 三、“现代性语境”中的人格建构困境12-14
- 第二章 审美人格建构的基本内涵14-19
- 一、新人格与新文化14-16
- 二、审美人格与艺术的人生观16-19
- 第三章 审美人格的范型19-26
- 一、歌德之人生启示19-22
- 二、晋人的美22-26
- 第四章 审美人格和艺术意境26-29
- 一、艺术意境的生命意蕴26-27
- 二、艺术意境与审美人格27-29
- 第五章 审美人格生成的美育设计29-40
- 一、美育与人格29-30
- 二、审美经验与审美人格30-33
- 三、艺术教育与人格培育33-36
- 四、散步美学与人格生成36-40
- 结语40-42
- 主要参考文献42-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居;宗白华先生的周易美学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向丹;;宗白华的艺术世界与审美人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彭锋;宗白华美学与生命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郭永玉;关于“人格”的界说及有关概念的辨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5 凌继尧,方丽U;论我国早期的艺术学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何明星;从宗白华论《世说新语》看散步式美学风格的形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邓晓芒;再辨“人格”之义──答徐少锦先生[J];江海学刊;1995年03期
8 刘萱;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建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向丹;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游”与宗白华的散步式美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云慧霞;浮士德精神与审美现代性问题——试论宗白华对歌德之人生启示的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审美人格的现代性生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