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黄色审美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0:12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黄色审美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色彩是构成美的形式因素中的重要部分,丰富的颜色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美丽世界。不过色彩之于美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在人类有史以来的生产实践中,色彩由于其本身的审美特征与人类社会活动发生着特殊关系,其本身也由此被赋予了形形色色的文化含义。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由于人类文化的复杂性与差异性,人们对于同一色彩的审美也往往不尽相同。概而言之,就同一色彩来讲,这种差异既表现在不同民族风格迥异审美视域之中,又体现于同一民族悠远绵长的历史时期之上。若穷究其源,那么我们会发现,人类对色彩的感知、运用与欣赏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审美现象,其中简单的审美表象下内含着的是一个民族更深层次文化底蕴与美学精神,故而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单就黄色而言,其应为色彩的审美差异性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例。黄色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认知体系中居于崇高的地位,主要有高贵、吉祥的文化含义,众所周知的古代君王服黄且禁止其他人穿着黄色衣装即是鲜明的例证,这其中固然有礼文制度的规约意图和统治效用,但是缘何选择黄色作为唯我独尊的标识,这一行为本身就值得思考。且在东西方色彩观念相遇时,黄色却又成为文化含义迥然相异的一种,在古代中国人意识中美好、圣洁不容侵犯的黄色到了西方人眼里却成了代表背叛、欺骗的肮脏下流之色。故而从这个层面上讲,黄色是诸色彩中最具民族特性的一种。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黄色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如此与众不同?又是什么使得这种颜色在不同的审美视域之下差异如此之大呢? 对此问题前代学者多有讨论,但其理论并不完善,一来因为当时成熟的色彩科学并未建立,所以其见解大多为感性的只言片语式的感悟,虽有见地,但不系统。二来受时空限制,其视野多局限于本民族色彩研究,较少使用比较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故而亦不全面。本文即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色彩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物理学、心理学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系统与综合,力求能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对中国传统色彩审美体系中的黄色审美做一次系统的梳理,对其缘何逐渐取得尊贵的文化含义做出解释,并以具体的审美事例例证之。具而言之,本文从黄色物理特性带来的生理反应、黄色的情感意义与基本的象征意义方面分析黄色带给人的较为普遍的审美感受,从中国古代印染科技与使用黄色的可能性、五行之土与黄的结合、五方之中与黄色的结合、佛道尚黄的宗教影响、礼文制度与君主服黄以及它所产生的反作用等方面论述了黄色在古代中国之所以能在诸种色彩中脱颖而出,成为与君王相伴的尊贵之色的原因。 结构方面,本文大体分文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论述论文的写作目的和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论述黄色的三种色彩效应,展示黄色在各民族审美文化中较为通用的象征意义。 第三部分,论述黄色在古代中国人色彩审美观念中缘何尊贵的原因。 第四部分,以黄玉、黄冠、黄瓷、黄鹤等实例论述古人色彩审美文化中黄色审美的具体表现。 第五部分,论述当代黄色审美文化的流变,说明尚红的渐兴与尚黄的隐退的原因。 总的说来黄色审美问题是个复杂难解的疑问,特别是在礼文观念尤为重视的古代中国,要想将黄色与审美的各种关系缕析清楚,更需要广阔的视角和全方面的思考,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对这一问题有所阐释,并对人们如何认识与欣赏古代以及当代审美活动中出现的黄色有所启迪。
【关键词】:中国传统色彩 审美文化 黄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导论11-16
  • 一、色彩研究概况11-12
  • 二、黄色审美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12-13
  • 三、对涉及本文研究对象的几个概念的说明13-14
  • 四、本文研究的方法14-16
  • 第一章 黄色较为通用的文化含义16-26
  • 第一节 黄色的色彩学界定16-17
  • 第二节 黄色带给人的生理效应17-20
  • 一、黄色带给人的生理错觉17-18
  • 二、黄色与人的兴奋感18-19
  • 三、黄色与人的食欲19
  • 四、黄色带给人的生理效应19-20
  • 第三节 黄色带给人的心理效应20-26
  • 一、黄色的情感意义20-21
  • 二、黄色的象征意义21-24
  • 三、黄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性24-26
  • 第二章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黄色审美文化:以黄为贵26-62
  • 第一节 从古代印染看古代黄色审美:黄色尊贵非物以稀为贵26-28
  • 一、古人对黄色的提取与使用26-28
  • 二、印染科技与黄色审美28
  • 第二节 从文字学视角看古代黄色审美:探寻黄色诸种美好含义28-31
  • 一、关于黄字原初造字义的几种说法29-30
  • 二、黄字成为颜色词并衍生出多种文化义30-31
  • 第三节 从哲学视角看古代黄色审美:黄与五行之土、五行之中的结合31-38
  • 一、五行与五色概说31-32
  • 二、五行之土与五色之黄的结合32-36
  • 三、五方与五色概说36-37
  • 四、五方之中与五色之黄的结合37-38
  • 第四节 从神话视角看古代黄色审美:以神话为例解析黄色尊贵38-45
  • 一、对《山海经》中所描写的黄色事物分析39-42
  • 二、神话中黄色神灵与黄色尊贵之间的联系42-44
  • 三、黄帝信仰对黄色尊贵含义的影响44-45
  • 第五节 从宗教视角看古代黄色审美:佛教尚黄与道教尚黄45-50
  • 一、佛教尚黄45-47
  • 二、佛教尚黄与在中国流传过程中与五色观念的结合47-48
  • 三、道教尚黄48-50
  • 第六节 从君王服黄看古代黄色审美——黄色尊贵的极致表现及其对以黄为贵观念的影响50-62
  • 一、我国古代服色使用中的色彩象征意义传统50-51
  • 二、正色间色之分对君王服色使用的影响51
  • 三、五色生克与尚色之谶对君王服色使用的影响51-53
  • 四、隋唐之前君王服饰颜色的选择53-54
  • 五、隋唐之后君王服饰专用黄色54-55
  • 六、君王服黄后禁止民间服黄55-56
  • 七、君王服黄与禁止平民服黄所体现的审美特权与审美禁忌56-59
  • 八、对君王服黄及禁止民间服黄的原因分析:礼文制度在服饰色彩上的表现59
  • 九、礼文制度的规范确定了黄色高贵含义59-60
  • 十、冲破黄色审美禁忌的束缚:平民服黄60-62
  • 第三章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黄色审美的具体表现62-73
  • 第一节 头饰用黄:黄色花冠62-63
  • 第二节 玉饰用黄:黄玉63-65
  • 第三节 妆饰用黄:花黄65-66
  • 第四节 丧葬用黄:黄肠题凑66-67
  • 第五节 建筑用黄:黄顶67-68
  • 第六节 陶瓷用黄:黄陶黄瓷68-69
  • 第七节 长寿与黄69-71
  • 第八节 黄鹤71-73
  • 第四章 当代黄色审美文化的流变73-78
  • 第一节 黄色与色情73-76
  • 第二节 尚黄的隐退与尚红的渐兴76-78
  • 结语78-79
  • 注释79-88
  • 参考文献88-90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90-91
  • 致谢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健吾;先秦时期中国民间的色彩民俗[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C.W.瓦伦丁,王德胜;色彩美的实验研究[J];福州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3 潘峰;释“黄”[J];汉字文化;2005年03期

4 汪光芜,闭理由;中国色彩观念起源追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7期

5 马豫鄂;古代服饰颜色等级制的形成及其原因[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李茂林;;黄鹤楼之辩 黄鹤、黄鹄、鸿鹄及英文翻译[J];中国绿色画报;2008年07期

7 户晓辉;彩陶艺术与圆形思维[J];民族艺术;1998年04期

8 徐振杰;;贵霜王朝与之前印度佛像的世俗性因素及其与中国早期佛像的关系——四世纪之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03期

9 葛力力;关于“黄色”表示“色情”的几个问题[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马福梅;;高贵与低俗:“黄色”象征内涵的演变[J];青年文学家;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黄色审美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3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