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特性及其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0:04

  本文关键词: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特性及其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针对都市人群的视觉审美相关,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一是以视觉审美现象的呈现为切入点;二是这些历时的现象在整体上隐含的审美特性归纳;三是审美现象和审美特性背后的成因。 关于当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现象,笔者是基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础上,选取了都市审美主体的三类文化生活现象为切入点来进行历时呈现,分别为(1)都市人群身体装束的审美变迁;(2)都市人群电子媒体的审美流变;(3)都市人群旅游形式的审美变化。这三类审美现象变化分别有具体指向,旨在通过都市人群生活现象的视觉审美变迁,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群体的视觉审美对象的巨变,也由此引出其背后的审美特性。那么,对于当代都市人群的视觉审美特性,笔者认为当代都市群体的视觉审美已然突出了以下几点特性:(1)消费行为与审美选择之间不断加剧的博弈性;(2)审美潮流的急速更替性;(3)审美群体之间的多样互动性。因此,当代都市人群正是在这些审美活动的综合效应下,把消费生活现象逐步放大到整个时代的呈现上,进而在整体的审美困境中显出了多元的发展趋势。 对于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现象及其特性的成因分析,笔者主要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探讨,分别为:(1)社会语境转变的环境因;(2)视觉审美对象不断更新的中介因;(3)审美主体人性本能的本质因;也就是说以环境因的转变为前提,中介因的发展为桥梁,而本质因的外化为核心,由此维度来对当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成因进行分析探究。所以,通过前述的系统性分析,笔者认为消费时代都市人群的视觉审美活动在形式上是以消费行为为主要表现,通过审美主体情感泛化的“人性本能”不断地加以推动,那么在整体的审美维度上就越来越有了一种游戏化的发展趋势。也由此,借助于笔者的有限分析与思考,期望为现阶段都市人群的审美文化实践提供一些理性的价值启示。
【关键词】:消费时代 都市人群 视觉审美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问题的缘起与选题的意义8-10
  • 1.1.1 问题的缘起8
  • 1.1.2 选题的意义8-10
  • 1.2 概念的界定10-12
  • 1.2.1 消费时代10-11
  • 1.2.2 都市人群11-12
  • 1.2.3 视觉审美12
  • 1.3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2-13
  • 1.3.1 研究的重点12-13
  • 1.3.2 研究的难点13
  • 1.4 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6
  • 1.4.1 文献综述13-15
  • 1.4.2 研究思路15
  • 1.4.3 研究方法15-16
  • 第二章 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现象性分析16-39
  • 2.1 都市人群身体装束的审美变迁16-27
  • 2.1.1 都市人群服装式样的审美现象16-22
  • 2.1.2 都市人群发式造型的审美变化22-25
  • 2.1.3 都市人群配饰点缀的审美变化25-27
  • 2.2 都市人群电子媒体的审美流变27-36
  • 2.2.1 电视媒体的审美变化27-32
  • 2.2.2 电影媒体的审美变化32-34
  • 2.2.3 网络媒体的审美变化34-36
  • 2.3 都市人群旅游形式的视觉审美现象36-39
  • 2.3.1 自然游赏的审美认知突破36-37
  • 2.3.2 旅游审美现象的发展状态37-39
  • 第三章 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总体特性39-51
  • 3.1 消费行为与审美选择的博弈39-43
  • 3.1.1 审美主体消费方式的变化39-41
  • 3.1.2 消费形式的泛滥对审美能力的压制41-43
  • 3.2 潮流追逐的新颖性43-46
  • 3.2.1 “求新觅奇”的审美动机43-44
  • 3.2.2 潮流的泛滥——商品语境中互动效应44-45
  • 3.2.3 时尚形式的追逐隐忧45-46
  • 3.3 审美群体的互动性46-51
  • 3.3.1 新互动模式的可能性46-48
  • 3.3.2 新互动环境的形成从人与人到人与媒介48-49
  • 3.3.3 群体的新型审美互动呈现49-51
  • 第四章 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特性的成因分析51-64
  • 4.1 社会语境的转变51-54
  • 4.2 视觉审美对象的更新54-58
  • 4.2.1 适度产业化的自由空间54-55
  • 4.2.2 技术理性的重大突破55-58
  • 4.3 都市人群“人性本能”的过分表达58-64
  • 4.3.1 “自然人性”的审美探索58-60
  • 4.3.2 自我的“合理”张扬60-62
  • 4.3.3 大众文化博兴中的本能炫耀62-64
  • 第五章 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发展趋势64-67
  • 5.1 泛情感表达的“本我”动机64-65
  • 5.2 基于情感动机作用下城市群体视觉审美的游戏化向度65-67
  •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文容;;虚拟网络中价值的符号中介及其对人的异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吴亦文;弗洛伊德美学观及美学研究方法概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文九;;论消费时代媒介对“人”的遮蔽[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4 袁志准;;试论消费时代日常存在的审美重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邹陆林;;中国消费时代的到来[J];改革与开放;2010年06期

6 赵海燕;;浅析消费时代大众的审美追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4期

7 赵文荟;;现代文化传媒化视野下的意识形态——对汤普森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开掘[J];江海学刊;2009年06期

8 杨华;;消费时代语境下的审美与文化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发展和创新[J];计算机与农业;2002年09期

10 约西·德·穆尔,金惠敏;抑制与作为升华的抗争——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述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卫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特性及其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5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e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