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古典审美之“韵”

发布时间:2017-05-20 10:04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审美之“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韵”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重要范畴,是中国美学高度浓缩的思想结晶。“韵”最早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它与音律密切相关,表示音声和谐之意。此后,韵历经先秦两汉的萌发与开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博兴与实践、隋唐的演进与深化、宋元的独立与全兴,直至明清时期的成熟与总结,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美学体系。在审美活动中,“韵”应用于人物品鉴时,往往从人物的个性之韵、生命之韵、生存之韵着手,探讨个体的气质、风度,最后直达超脱玄远的市美之源。在山水自然的市美观照中,韵由魏晋时期的淡然清净到唐宋的寄情于山水,走向明清时期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最后深化成对人类心灵的观照,将审美的追求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绘画的审美过程中,他重视“气韵生动”,要求绘画中有“生动”的“气韵”,不仅仅体现人物的形似,更主要的是抓住人物的神似。在书法的创作与市美欣赏活动中,它讲求“萧散简远”之美,追求“妙在笔画之外”,体现出无功利、无概念的审美倾向。在文学作品的品鉴中,魏晋时期主要重视作品的声色之韵,讲求诗文所达到的音律和谐之美,到了范温则推崇余意之韵,陆时雍讲求余情之韵,王士祯总结历代文艺创作中对神韵的论述,最后形成了“神韵说”,对以韵为核心的中国审美文化做了系统的概括与升华。
【关键词】: 基本内涵 发展历程 审美意蕴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目录4-5
  • 引言5-7
  • 第一章 “韵”基本内涵探究7-11
  • 1.1 韵的“词源学”考察7-9
  • 1.2 韵的字义探究9-11
  • 第二章 “韵”的发展历程11-14
  • 2.1 “韵”的萌发与开端——东汉时期11
  • 2.2 “韵”的博兴与实践——魏晋南北朝11-12
  • 2.3 “韵”的演进与深化——唐代12-13
  • 2.4 “韵”的独立与全兴——宋代13-14
  • 2.5 “韵”的总结与积淀——明清时期14
  • 第三章 “韵”审美意蕴的具体体现14-38
  • 3.1 人之韵14-17
  • 3.1.1 个性之韵14-15
  • 3.1.2 生命之韵15-16
  • 3.1.3 生存之韵16-17
  • 3.2 山水之韵17-21
  • 3.2.1 向往平淡之韵——魏晋17-19
  • 3.2.2 寄情山水之韵——店宋19-20
  • 3.2.3 崇尚适性之韵——明清20-21
  • 3.3 书画之韵21-26
  • 3.3.1 气韵生动——画之韵21-23
  • 3.3.2 萧散简远——书法之韵23-26
  • 3.4 诗学之韵26-38
  • 3.4.1 声色之韵26-28
  • 3.4.2 余意之韵28-34
  • 3.4.3 清远之韵34-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2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42-43
  • 致谢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锡坤,徐正考;气韵源于“气运”──当代谢赫美学思想研究质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2 黄锡全;于炳文;;山西晋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钟铭文初释[J];考古;1995年02期

3 刘承华;韵:中国艺术的灵性所在[J];文史杂志;199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磊;古代文论“韵”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审美之“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81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c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