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13:07
本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作为法国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如何认识世界的世界观,更是一种如何认识人生的人生观,是一种以本体论与伦理学的自由观为核心的人学,表现出一种与具体实在直接接触的欲求。因此,他的存在主义美学成就不仅仅在于一种学理上的探讨,更在于为人生提供一种审美方法和审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的美学。 本文的导论部分主要论述萨特存在主义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渊源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首先谈论的是萨特的童年。童年生活给了萨特两大深切的感受:偶然性和自由。这两大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一生,奠定了他的哲学、美学和文学的基础。其次是存在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萨特从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从西方世界政治、经济、信仰和道德危机四伏的社会背景下勇敢地走了出来,用他深奥晦涩的哲学著作、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和投身社会的实践活动,向人们传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是自我造就的。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存在的人,才能建立起有别于物质世界的价值模式的艺术和美的人的王国。最后是其理论渊源。萨特继承了克尔凯郭尔对个体意识存在及其体验的强调,也继承了尼采“上帝死了”的观念,这使得他的思想没有了前者的悲观绝望,却拥有了后者的无神论的快乐和彻底否定的自由精神。萨特所要进行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设法把胡塞尔的现象学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统一起来,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也许生存主义可以更好地概括萨特哲学、美学的特点,因为他始终强调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并把人的生存放在第一位,认为它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萨特的美学不是从一定的体系,而是从特定的活动和问题出发来考察美和艺术的问题,因而导致其美学思想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也许是国内外很少有对萨特美学思想进行系统言说的论文和著作的原因吧。本文力图从哲学的角度研究萨特的美学思想:通过对其理论著作、文学作品和美学核心概念的现象学描述来把握其美学思想的全貌,显现其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独特魅力;运用共时性和历时性相比较的方法来见出萨特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从而探讨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于现当代美学建构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的第一章论述萨特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存在主义哲学。在哲学上,萨特试图用现象学方法把现象学和存在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现象学的本体论,即他的“自由哲学”。他以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为方法,改造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把自由等同于人的存在,并把人的存在还原为人的行动。人不是某种既成的、固定的东西,人的存在就像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空的括弧,它要由人自身不断地自由选择行动来填充,使之成为自我所设计和谋划的某种存在。人的存在即意识的存在,因为意识具有“是其所非且非其所是”的特性,所以人生存于世会产生诸如孤独、恶心、焦虑、自欺等等否定性的情绪:但因为意识同时也具有意向性即超越性的特性,所以人可以回归自己本真的自由存在。因此,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强调的是人的生存状态。这为他以想象和自由为核心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的第二章是对萨特想象论的美学阐释。在美学上,萨特用想象代替了哲学中的意识,注重用现象学方法对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加以描述和分析,冲破了心理主义的先验设定原则,赋予了想象以特殊的地位。在萨特那里,想象具有意识的虚无化能力,其本质是自由的,因而,美是人们在想象世界中的自由创造。它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艺术作品就是自由想象的产物,它揭示了人的真实存在,反映了人的现实命运。没有想象的参与,美的欣赏和创作是不可能的。通过想象,我们实现了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实现了对虚无的把握,因此,想象是走向自由的唯一途径和方法。即使是“非美性”的现代艺术,也是要通过想象对不确定的、偶然的、瞬间的美的把握,达到对永恒自由的体悟。因此,现代艺术并没有完全放弃对“美”的承诺,它只是通过抽象的或否定的形式从另一方面表达了对“美”的渴望和追求。这样,萨特通过自由想象把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统一起来,营造出一个艺术和美的世界。由此可见,萨特的想象已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积极的介入行动,是争取自由,超越现实的一种手段、工具;不仅仅具有本体论的价值,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是自在与自为的统一的不可能性注定了萨特想象论的审美乌托邦性。 本文的第三章是对萨特自由论的美学阐释。萨特肯定了人的存在本体论上的自由,认为自由的实现首先是他人的,其次才有可能是自我的。这是萨特主体间性思想的体现,由此才会有全人类自由的在场。萨特认为,自由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艺术欣赏和创作。艺术是“对自由的呼吁”,“是由一个自由来重新把握世界”,所以艺术的本质就是对自由的召唤。萨特的介入文学,尤其是他的情境剧,就形象地体现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实现。在审美活动中,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发现了自由,并努力实现自由,从而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确证。萨特艺术论的人学价值就在于,通过艺术传达的一种存在本体论上的自由情感,使人与世界的“共在”由可能变成现实。由此可见,萨特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于他人的自由,是立足于现实的自由;萨特的审美自由也不是什么超越境界,而是处境中的自由的确认。这种审美自由观把美的活动由艺术的领域延伸至现实世界与人生境界紧密结合,从而开拓了美学的新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的审美自由观是属于伦理学范畴的,不同于当代美学的“美在自由”论。但是,如果我们仍在哲学的认识论和知识论的范围内讨论和界定“自由”,那么,美学意义上的想象的自由就总是缺席的。这是萨特给予我们的启发。只有审美想象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也才是人的本质的最大可能的实现。只有人的自由本质的最大可能的实现,才可能有自由和谐的文化与文明。这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本文的第四章是论述萨特美学思想在现当代美学中的地位及意义。萨特的美学思想是存在主义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开启了结构主义美学在法国的盛行。虽然在存在主义美学的理论成就上,萨特远远没有海德格尔重要,但萨特更注重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美学思考,并借助其文学作品诠释其美学思想,使得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又远胜于海德格尔。萨特的美学思想对于我们反思传统的本质论美学和建构当代美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既然“存在先于本质”,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决定自己的存在方式,表现在美学上,萨特不再追问美和艺术的本质,而是描述“美何以可能”、“艺术何以可能”,通过对审美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显现美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因为现象即本质,本质即现象。美就存在于人所创造的生活世界中。当代美学要想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应该走向生活,实现存在—生活—生活存在的统一。因为无论是海德格尔前期的“存在”还是后期的“诗意的思”都过于超然和高远,脱离了生活实在;萨特的存在和自由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倡介入社会,介入生活,但却是一种伦理上的人格自由,而非美学上的自由境界。只有不脱离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存在,才能真正实现美与生活的和谐统一,实现非道德的而又合于道德、高于道德的美学境界。 萨特的美学思想独辟蹊径,从想象和自由入手来研究美学诸问题,注重对审美对象和审美经验的探讨,适应了现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趋势。萨特的想象论虽有审美乌托邦之嫌,但他从人的存在的全新维度来理解想象,使得想象成为实现审美生存的最重要方式;萨特的自由论虽然是一种人格自由和伦理自由,但却是我们实现审美自由的必经阶段。同时,萨特善于运用小说、戏剧等艺术手段形象化地图解其美学思想,使之更加清晰易懂,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在萨特那里,哲学、美学和文学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这应该是其存在主义美学思想最突出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萨特由文学上的介入论到深入现实生活中的介入行动,体现了他对自由的不懈追求,由此引发我们对个人与社会、人生与现实、偶然与必然、存在与虚无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实质上是一种伦理学美学。它已或多或少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中,替人们在许多不合理的现实中找到一个合理的支点,给人们带来摆脱苦闷和彷徨的精神力量,从而使个体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萨特 存在 想象 自由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06
【目录】:
- 中文摘要6-10
- ABSTRACT10-14
- 导论 在绝望中生存14-29
- 一14-15
- 二15-22
- 三22-29
- 第一章 萨特美学思想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29-58
- 第一节 存在先于本质30-36
- 一 反思前的我思30-32
- 二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32-34
- 三 存在先于本质34-36
- 第二节 自由选择36-43
- 一 人是自由的36-39
- 二 人是虚无的39-41
- 三 自由选择41-43
- 第三节 在世的感受43-53
- 一 孤独:存在的偶然性43-45
- 二 恶心:存在的觉醒45-47
- 三 焦虑:存在的责任47-49
- 四 自欺:存在的逃避49-53
- 本章小结53-58
- 第二章 萨特想象论的美学阐释58-82
- 第一节 想象的性质58-62
- 一 想象与实在58-59
- 二 想象与知觉59-60
- 三 想象是自由的60-62
- 第二节 想象与美62-67
- 一 美是想象的产物62-65
- 二 美的假象性65-66
- 三 美与善66-67
- 第三节 想象与艺术67-74
- 一 想象与艺术作品67-69
- 二 想象与审美对象69-71
- 三 想象与现代艺术的“非美性71-74
- 第四节 萨特想象论的继承和发展74-82
- 第三章 萨特自由论的美学阐释82-129
- 第一节 自由的性质82-88
- 一 自由与存在82-84
- 二 自由与处境84-85
- 三 自由与行动85-88
- 第二节 自由与艺术88-110
- 一 自由与介入文学89-100
- 二 自由与审美活动100-106
- 三 萨特艺术论的人学价值106-110
- 第三节 萨特与康德、庄子的审美自由观之比较110-121
- 一 与康德审美自由观的比较110-116
- 二 与庄子“逍遥游”的比较116-121
- 第四节 “美在自由”与“美在和谐”121-126
- 本章小结126-129
- 第四章 萨特美学思想在现当代美学中的地位及意义129-144
- 第一节 萨特美学思想在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地位129-134
- 一 存在主义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29-131
- 二 后现代美学在法国的兴起131-134
- 第二节 萨特美学思想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影响134-144
- 一 反思传统的本质论美学134-136
- 二 建构中国的当代美学136-144
- 结束语 在逝去中的希望144-151
- 一144-146
- 二146-148
- 三148-151
- 参考文献151-158
- 致谢158-1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60-16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6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力士;;细读萨特的“文学介入”理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刘兆彬;;现象学、存在论美学研究30年[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莉;绝望世界中人的真实存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卞瑞芳;权力与自由的冲突[D];江南大学;2011年
3 冯海霞;现代人生存价值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蔓莉;存在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8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