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冠中之“画本体”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24 18:24
本文关键词:论吴冠中之“画本体”美学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试图揭示吴冠中美学思想的核心价值—“画本体”美学思想。吴冠中生平、绘画作品及其艺术散论是本文立论的主要依据。此外本文还借鉴了中西方绘画理论及当今绘画艺术领域对吴冠中的评介,作为衡量吴冠中“画本体”美学思想独特价值的标尺。本文梳理了吴冠中所有的绘画艺术见解,并概括为“腔调”论、“抽象”论和“笔墨”论,进而揭示了上述“三论”的逻辑关系—“画本体”之美学思想的建构。 本文指出,吴冠中之“画本体”美学思想的内涵是:绘画本身即审美,即造型艺术审美活动之所以存在最根本的依据—绘画是独立的艺术形式,它自成系统,不附着于知识、文学、意识形态乃至其他外围的话语权威。画家在绘画的行为内部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以自我的画意、画笔、画作来描绘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吴冠中之“画本体”美学思想是吴冠中绘画“三论”的根源,而此“三论”则是吴冠中本体论美学思想的分述与彰显。首先,“腔调”论意在说明绘画形式的构成要素,即点、线、色等,其自身本然地存在着“腔调”,它是“画本体”美学思想在绘画操作层面上自在性和生命性的要求。其次,吴冠中的“抽象”与西方纯理抽象、中国传统的“大写意”迥然有别。吴的“抽象”有“来源”,亦有“归宿”,具有独立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最后,吴冠中对于“笔墨”有其独特的理解和界定,本文挖掘了吴冠中之“笔墨”一词的真实内涵,而其真实内涵正是解读吴冠中“画本体”美学思想的关键。因此,吴冠中的“画本体”美学思想树立了一种独立的绘画美学精神。吴冠中意在用视觉的形式概念纯化艺术复杂的情感体验,以实践绘画的去权威化—去知识化、去文学化、去意识形态化,他坚持艺术形式的探索和构想,带有创新的渴望,最终使其“画本体”的美学思想饱含真意。
【关键词】:吴冠中 “画本体”美学思想 “腔调”论 “抽象”论 “笔墨”论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画本体”之理论建构10-26
- 第一节 “画本体”之理论内涵10-13
- 第二节 “画本体”之立论依据13-17
- 第三节 “画本体”之文化寻根17-26
- 第二章 “画本体”与“腔调”论26-37
- 第一节 构形要素的生命性26-31
-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合法性31-37
- 第三章 “画本体”与“抽象”论37-45
- 第一节 具象世界—抽象之“来源”37-41
- 第二节 人生境界—抽象之归宿41-45
- 第四章 “画本体”与“笔墨”论45-53
- 第一节 “笔墨”的层面45-49
- 第二节 “笔墨”的跨界49-53
- 结语53-55
- 附录55-61
- 参考文献61-64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4-65
- 后记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天君;绘画形式的另一种看法[J];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顾金睿;王芳;;关于本体论的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7年06期
3 柯罗 ,张荣生;论画[J];世界美术;1980年01期
4 戴士和;画家与自然[J];世界美术;1982年01期
5 王耘;;吴门山水画意之造园情结[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6 董林;;中西传统画家的个性显现比较[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7 陈望衡;审美本体、哲学本体及艺术本体[J];学术月刊;200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论吴冠中之“画本体”美学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9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