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实验图形视觉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02 16:44
数字媒体时代无疑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激增信息的推波助澜之下生活节奏也前所未有加快了运转速度。过于庞大的信息和过于快速的生活也造成了人类精神负担的急速攀升。应运而生的除了高效率的技术,还有众多的边缘性人格和社会问题。“抑郁症”“躁郁症”“社交恐惧症”等小众群体如今却在逐渐走向大众,“家庭暴力”“性侵事件”等违法事件层出不穷,这其中的缘由真的仅仅归咎于社会发展给予人类的压力么?心理学实验研究则表示,成年人的一系列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追根溯源到儿童时期。儿童期是一个人智识成长最重要的阶段,是建立情感基础和三观的最佳时期,但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时期。众多的心理学家用实验不断地去证明着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他们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儿童时期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环境的细微之举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巨大隐患,而这些则会导致儿童在成年时选择一条偏激的道路,塑造成为不健全的人格。诚然心理学研究对人的成长具有极大的指导功能,但却因为其较高的学术性门槛将大众拒之门外。专业术语的晦涩及门类的复杂使得众多心理学实验理论成果未能得到很好的传播。现今,由于阅读媒介的变化,深度阅读受到碎片化阅读的冲击也越发...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作品信息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心理学实验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第一节 心理学的分支——儿童心理学
1、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2、发展心理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启示
第二节 《实验样本观察》所研究实验的选取原因和介绍
1、哈利·哈洛的《代母实验》
2、哈利·哈洛的《绝望之井实验》
3、阿尔伯特·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
4、约翰逊的《口吃小孩实验》
5、马丁·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
第三章 基于实验结论的图形视觉化创作分析
第一节 动态图形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动效与传播学信息设计
1、动态图形中的信息设计发展
2、传播学语义中的《实验样本观察》
3、从动效时间性解读《实验样本观察》
第三节 动态图形的符号设计语义解读
1、符号学的发展概述
2、《实验样本观察》中的符号学解读
第四节 动态图形中的交互手势及内在情感连接
1、交互手势的研究
2、《实验样本观察》中的手势解读和情感传达
第四章 《样本观察实验》视觉化中的跨学科研究
第一节 交叉学科研究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数字媒体时代的叙事性新形态——交互性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34566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作品信息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心理学实验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第一节 心理学的分支——儿童心理学
1、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2、发展心理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启示
第二节 《实验样本观察》所研究实验的选取原因和介绍
1、哈利·哈洛的《代母实验》
2、哈利·哈洛的《绝望之井实验》
3、阿尔伯特·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
4、约翰逊的《口吃小孩实验》
5、马丁·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
第三章 基于实验结论的图形视觉化创作分析
第一节 动态图形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动效与传播学信息设计
1、动态图形中的信息设计发展
2、传播学语义中的《实验样本观察》
3、从动效时间性解读《实验样本观察》
第三节 动态图形的符号设计语义解读
1、符号学的发展概述
2、《实验样本观察》中的符号学解读
第四节 动态图形中的交互手势及内在情感连接
1、交互手势的研究
2、《实验样本观察》中的手势解读和情感传达
第四章 《样本观察实验》视觉化中的跨学科研究
第一节 交叉学科研究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数字媒体时代的叙事性新形态——交互性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34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034566.html
上一篇:赋形与时空:现象学美学的“身体化美学”特征阐释——以茵加登和杜夫海纳美学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