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缘”系列陶瓷产品创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07 06:39
此文为“玉之缘”系列陶瓷作品设计报告。作品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玉文化为灵感来源,解析了玉文化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重点分析和研究了玉文化对传统陶瓷艺术的影响,并通过图片和相关资料的整理,汲取了玉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在陶瓷中的应用。设计时将汲取的相关元素符号进行夸张、变形与再造,将玉器所代表的美好品德与现代审美表达相结合,应用在日用陶瓷设计中,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根据当今的艺术潮流进行创作,赋予陶瓷产品新的内涵且更有现代气息,使之与陶瓷造型相结合,让现代陶瓷产品设计内容更加丰富。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6660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明朝时期的琮式瓶
(A)石湾窑琮式瓶(B)石湾窑月白八卦琮式瓶(C)成化仿官窑琮式瓶图2明朝时期的琮式瓶清朝前期(康、雍、乾)是我国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瓷器的烧造水平达到造极的地步,成就非常卓越。这一时期,琮式瓶的横线装饰逐渐演变成了八卦色也出现了多样化,常见的有青花(图3(A))、粉青....
图3清朝时期的琮式瓶
图2明朝时期的琮式瓶清朝前期(康、雍、乾)是我国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瓷器的烧造水平达到造极的地步,成就非常卓越。这一时期,琮式瓶的横线装饰逐渐演变成了八卦纹色也出现了多样化,常见的有青花(图3(A))、粉青,灰青(图3(B)、3(F))釉(图3(C))、仿钧釉(图3(....
图4唐朝时期的玉璧底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考察调研此外,玉璧的造型在陶瓷上也有应用,典型的就是玉璧底,也被称作为玉璧形圈足,这是从唐朝的中、晚期开始流行的一种削足方式(圈足样式)之一。玉璧底的造型就是在圆形的平底中部挖出一个同心圆(见图4),使整个底部的外形看上去像玉璧,玉璧底因此而得名....
图5明朝时期玉璧底
这是从唐朝的中、晚期开始流行的一种削足方式(圈足样式)之一。玉璧底的造型就是在圆形的平底中部挖出一个同心圆(见图4),使整个底部的外形看上去像玉璧,玉璧底因此而得名。玉璧底中心凹处有的上釉,有的不上釉。唐朝的越窑(图4(A))、邢窑(图4(B))、长沙窑(图4(C))等一....
本文编号:4056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056660.html
上一篇:画绣研究与创新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