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与思——高尔泰美学思想的历史观照

发布时间:2017-06-25 13:04

  本文关键词:美与思——高尔泰美学思想的历史观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从高尔泰的主观性美学的主要内容出发,分析了高尔泰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美学内涵,探讨了当时社会对高尔泰美学思想评价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以及高尔泰主观性美学对当前社会的美学思想研究的地位与价值。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高尔泰 主观性美学 美学价值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1957年发表的《论美》、《论美感的绝对性》等文章奠定了高尔泰主观美学的基础。建国以后,“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新美学,成了刻不容缓的新课题”。高尔泰的《论美》一文,在当时的“美学大讨论”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高尔泰强调从主观方面来研究美;强调美的哲学就是人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扬;扬弃“积淀”的历程:高尔泰及其所代表的中国现代美学新潮[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赵士林;;社会消解与主体退出:文化的困惑——高尔泰美学思想述评[J];文艺争鸣;2007年01期

3 阮学永;;高尔泰的“自由美学”再认识[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胡师亚;;残缺美试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5 胡师亚;;残缺美试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6 张毫;;生活美学:从中西文化的比较视角出发——读《生活美学价值新论》[J];学术交流;2009年04期

7 潘永辉;;《坛经》美学研究导论[J];茂名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周来祥 ,邹华;美是符合人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吕荧的美学思想[J];文艺研究;1988年05期

9 陈望衡;;论自然环境美[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贾会敏;李志红;;海德格尔对传统美学的转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春文;;母语世界的恋人与尴尬[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2 肖建华;;新疆自然风光的现代美学价值[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望衡;;培植一种环境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兴华;对称性的美学价值[N];市场报;2003年

2 陈定家;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N];人民日报;2009年

3 黄国范;科学理论的审美启示[N];浙江日报;2009年

4 傅国涌;美学一样能直面生活[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孟姝芳邋刘颜玲;以人为本:探寻美学出路的着眼点[N];文艺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7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土经验及未来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学永;高尔泰的“自由”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苏小芸;自由、苦难、科学[D];西南大学;2008年

3 曹峰春;高尔泰美学思想的策动机制——感性动力[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超;论卡西尔符号论文化哲学的美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鲍映辉;叔本华美学与《奥义书》思想的沟通[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立佳;荒诞及其美学价值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立如;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常任侠美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柳莉;“美感”概念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子乔;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美与思——高尔泰美学思想的历史观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82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