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文化自觉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王杰教授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7-06-25 15:11

  本文关键词:文化自觉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王杰教授访谈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张永禄(以下简称"张"):王杰教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您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广西开展人类学的田野作业。在这个基础上,您倡导在中国研究审美人类学,出版了有不少成果。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要开展审美人类学的研究?王杰(以下简称"王"):这是个蛮大的问题。严格讲,在中国学术界做审美人类学,不是我最早开始的。汤龙发教授在我之前出版了《审美人类学》,但他是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作基础的,而《手稿》是从费尔巴哈的理论展出来的,讨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等,都是哲学人类学的问题。所以,汤龙发的研究其实是哲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审美人类学。蒋孔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新闻传播与中文系;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美学与文化理论研究所;中华美学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人类学研究;张永禄;田野作业;《手稿》;人文学科;文化经济;哲学手稿;美学意义;现代美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悲剧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14AZW0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王杰: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学与文化理论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主编,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代表著作《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杰,覃德清,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J];文学评论;2002年04期

2 王杰,彭兆荣,覃德清,苏东晓;审美人类学三人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丁来先;从审美幻象到审美人类学——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读后[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4 王杰,叶舒宪,覃德清,海力波;探寻文化的审美尺度——审美人类学与文化建设四人谈[J];南方文坛;2003年01期

5 郑立峰,邱冠;审美人类学之我见[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初探——从本质界定、功能分析到意义认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王建民;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丁来先;自然美的视野与审美人类学学科的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户晓辉;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以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来先;;审美人类学中的“审美”问题[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2 覃守达;;黑衣壮审美人类学研究及其开发应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张利群;;论中国古代审美人类学资源的利用[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4 覃德清;;作为审美人类学理论潜源的后现代精神[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5 杨丽芳;;民族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的联系[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6 潘琦;覃国康;傅磬;王杰;东西;杨海燕;常剑钧;张燕玲;凡一平;刘春《桂林晚报》;;广西文艺现象与审美人类学研究[A];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C];2004年

7 王杰;海力波;;列维-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8 ;《东方丛刊》2001年总目[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9 张玉能;;审美人类学与人生论美学的统一[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吴运亮;审美人类学:美学问题田野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向丽;审美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杨家友;读《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N];文艺报;2006年

4 王杰;“黑色美”的发现及挖掘[N];广西日报;2004年

5 向丽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激活美学对现实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丽芳;怀尔弗里德·范·丹姆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曹婷如;怀尔弗里德·范·丹姆的审美人类学方法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陈大德;瓦尔特·本雅明的灵韵理论与其审美人类学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文化自觉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王杰教授访谈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82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d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