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超级女声”

发布时间:2017-06-26 02:15

  本文关键词: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超级女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从2004年到2006年,中国内地最具轰动效应和影响力的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因其在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中收视率与参与度非常之高的缘故,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影视现象、娱乐现象、文化现象。笔者以为,“超级女声”是新时期社会环境中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是大众文化的崛起。“超级女声”文化现象明晰了未来重构价值的主体是谁、今后谁在文化当中或者社会当中充当主角或者在前台发出某种前沿的声音。本文试图把这档娱乐节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略作审视,对这种超越电视、超越媒体的“超女奇观”现象进行了全面探讨和总结。通过对“超级女声”背后的运作机制、体现的文化精神、预示的文化走向的阐释,对“超女”现象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深刻的认识。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任何一个文化热点的形成都有其背后的成因,都有其火爆的必然性。“超级女声”节目火爆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本部分从社会、节目自身、参赛者、受众群体四个角度切入,,着力介绍了“超级女声”火爆的原因。这些原因说明了“超级女声”的火爆是必然的,而非偶然的;同时也预示了大众文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大幅度地走进生活,走进民众。 第二部分:本部分分析了“超级女声”这档火爆节目的内部建构,即组成节目的核心元素。首先,“超级女声”因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背后强大的推广体系,从而实现了节目效果的最大化;其次,“超级女声”因其特定的游戏规则和与时俱进的文化,达到了“全民参与,全民娱乐”的参与度顶峰;最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核心元素:经济效益。因其有独特的整合营销方式,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部分:“超级女声”不仅带来了不凡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具体体现与三方面:首先,中性美成了一种不争的审美表现,中性风格挑战了传统审美习惯。中性美的大行其道并非偶然,它暗示着社会语境中潜藏的特定文化心理。其次,“超级女声”也体现出了包装美,主要表现在节目包装新颖多样和选手包装各具特色,凸现个性;最后笔者从文化和个性两方面说明了时尚精神在节目中的体现。 第四部分:本部分阐述了“后超女时代”的“超女”们转型面临的问题和个人发展对策。一个优秀选手能走多远,还要看诸多联系微妙的因素,诸如唱功、表演技巧,还有粉丝基础、爱心善举及前途展望等等,本部分从三方面对“超女”们的个人发展战略做了说明:首先,“超女”们要抛开和演艺公司过多的利益纠纷,尽力和公司和谐共处,这样才能充分借用公司的优势和条件打造自己的实力;其次“超女”们还要从事更多的社会公益事业,给自己聚拢人气,以利于个人发展;最后,铸造自己的心态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心态决定一切。为此“超女”们要把漫天绯闻当作自己心理成长的肥料。
【关键词】:“超级女声” 大众文化 审美 个性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4
【目录】:
  • 内容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何为“超级女声”8
  • 二、前所未有的“超女”现象8
  • 三、产生背景8-12
  • 第一章 “超级女声”火爆原因12-23
  • 第一节 社会原因12-14
  • 第二节 节目自身原因14-17
  • 第三节 参赛者原因17-19
  • 第四节 受众群体原因19-23
  • 第二章 “超级女声”内部建构23-31
  • 第一节 节目效果23-25
  • 第二节 大众参与25-28
  • 第三节 经济效益28-31
  • 第三章 “超级女声”审美表现31-38
  • 第一节 中性美31-33
  • 第二节 包装美33-35
  • 第三节 时尚精神35-38
  • 第四章 “超女”转型问题和对策38-43
  • 第一节 转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38-39
  • 第二节 个人发展战略39-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8
  • 后记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超群;;从注意力经济看超级女声[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胡永新;;教师管理新视界——忠诚度培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3 陈东成;;从接受美学看广告复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张小争;;“超级女声”的幕后运作模式[J];经理人;2006年01期

5 龚政文;;社会文化思潮之变与超级女声[J];理论与创作;2006年04期

6 许士密;;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治理[J];理论导刊;2007年04期

7 陈虞伟;;提升和引导:当前青年文化新特征的呼唤——以超级女声为例[J];兰州学刊;2006年04期

8 邹旭光;对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论的理解——学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点心得[J];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08期

9 昝玉林;;青年文化热点的时代透视——“超级女声”热的冷思考[J];青年探索;2006年01期

10 崔春泽;;由《超级女声》引发的关于民主议题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超级女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84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a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