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微媒介与“微生活”中的审美

发布时间:2017-07-30 07:17

  本文关键词:微媒介与“微生活”中的审美


  更多相关文章: 微媒介 “微生活” 媒介化个体 快适感 “微众”趣味


【摘要】:微媒介所产生的媒介化个体导致了非媒介环境的消亡和微众的勃兴。微媒介的上述社会学后果提出了对"微生活"的审美化进程进行再思考的要求。作为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新现象,"微生活"中的审美愉悦呈现出一种快适感特征,是混合着私人利害性、表演性、交往想象力与非反思性理解力的新型审美化快感。"微生活"审美化的主要社会学力量已经不再是所谓的"新型文化媒介人",而是由媒介化个体组成的"微众"。微媒介环境中,"微众"趣味的生成与社会流动以特有的"精英←→微众"模式有别于传统媒介环境中的"精英→大众"模式和"精英←→新型资产阶级←→大众"模式。面对这一新型模式,精英艺术及其审美究竟何为,仍需斟酌思量。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微媒介 “微生活” 媒介化个体 快适感 “微众”趣味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11CZW0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3JJD750011)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从媒介技术的角度看,所谓“微生活”其实是数字化媒介演进到第三阶段的一种社会文化表现,其前两个阶段分别是以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为基础的数字化初级阶段和以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基础的网络数字化阶段。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技术得以大规模普及之后,由微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斌;;多媒体艺术中的再媒介化问题[J];艺术.生活;2011年02期

2 徐肖楠;;在媒介化生活中寻视的文学差异——本质化文学原创与媒介化文学依附[J];文艺评论;2012年07期

3 朱俊瑞;赵斐;;媒介化时代中的多元文化冲突与价值共识[J];中国出版;2013年10期

4 覃华巧;;论媒介化环境的形成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J];梧州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 刘叶琳;;文学经典媒介化及其舆论环境[J];华夏文化论坛;2013年02期

6 张德峰;;传统艺术形态媒介化的观念转换[J];中国艺术;2013年04期

7 董达;;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8 殷晓蓉;中国期刊的发展特征与媒介化社会的趋势[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吴加才;;论大众文化的特征[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丁亚平;;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学的应用性转向及反思[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侯亮;;智能手机:加速手机媒介化进程[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2 谢元森;;媒介化社会的“镜头执法”与公共权力[A];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徐红;;媒介化关系视野下网络集群对抗现象的研究——以“袁姗姗滚出娱乐圈”事件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4 杨星星;孙信茹;;媒介化社会中的传播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5 李蕾蕾;;媒介-空间辩证法:创意城市理论新解[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6 ;来稿目录[A];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3年

7 张雅;;微博中的公共领域是如何可能的——以新浪微博“温岭杀医事件”为例[A];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卫民;复旦大学建立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管雪莲 黄静芬 余巧英 (黄静芬 余巧英 整理);媒介时代的媒介化写作和边缘化写作[N];厦门日报;2009年

3 林溪声 汪仲启;中国正在拥抱新媒体[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刘涛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环境传播与“反话语空间”的媒介化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孟书强;今天 媒体和企业关系存在失衡[N];中国企业报;2013年

6 杨成;电信运营步入媒介化时代[N];人民邮电;2004年

7 李林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媒介化生活的社交圈子与人际关系重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欧洲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莫里斯·罗奇;传媒社会学视野下的奥运与“地球村”现象[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周胜林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应对媒体:现代管理必修课[N];联合时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亮;当知识分子遭遇媒介[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润;媒介化社会的传播风险及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3 李林;公民形象生产与传播的媒介影响力[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则纬;论媒介化时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毅磊;媒介化政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郭威;文学文本的大众媒介化[D];山西大学;2008年

7 刘凯;乡民艺术的民间媒介化传播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徐燕华;风险社会和媒介化社会下的网络执政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彭孝栋;中国形象的媒介化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周宏斌;新媒体艺术中的再媒介化问题[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593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93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c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