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悖论
本文关键词:生存的悖论
【摘要】: 克尔凯郭尔(丹麦)(1813—1855):19世纪神秘主义哲学家、存在主义美学家、基督教思想家。他强烈反对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理论为代表的思辩哲学,而采用形而下的形式展开了对个体性生存美学的思考。通过对思辩哲学批判,开启了自己的生存美学的道路。他一方面通过对理性至上观点的批判,消解当时在他所处的思想语境中即思辩哲学已经形成的强势思想传统,看到生存本真的状态即荒谬性——虚无。另一方面,面对生存本真——生存的荒谬性——的问题,他提出了“美学式”的生活。由于他认为生存的荒谬性是无法通过审美的把握来消解,因此虚无便超越了美学的范围,也就是说审美的人只能享受或体验着生存的当下的快乐,它无论多么辉煌,但终归是一次性消费的,瞬间的快乐永不可重复,人终究还是回到了虚无。于是克尔凯郭尔在描述了美学生活的绚丽多姿之后提出,美学境界因为缺乏信仰即上帝而未能逃脱其走向虚无的命运!由此他认为人生必须实现从审美的人生向和宗教的人生的飞跃,也就是说为了摆脱虚无就必须最终从对上帝的信仰和皈依中找到个体生存的依据。这构成了生存的悖论,即“个体单独出场又直面上帝”:个体只向自己负责,又要向上帝负责。
【关键词】:生存美学 虚无 飞跃 悖论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09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7
- 第一章 生存美学理论的建立7-14
- 第一节 对思辩哲学的批判7-12
- 一、思辩哲学理论溯源7-9
- 二、克尔凯郭尔对思辩哲学的逆反9-12
- 第二节 生存美学的内涵12-14
- 第二章 人生境界的展开14-22
- 第一节 美学境界:自为存在14-19
- 一、美学生活的特征14
- 二、美学人的代表唐璜形象分析14-16
- 三、唐璜“感性直接性”生活的根源:“焦虑”16-17
- 四、美学生活的命运——虚无17-19
- 第二节 宗教境界:虚无的拯救19-22
- 第三章 生存的悖论22-35
- 第一节 美学的人与宗教的人的悖论22-34
- 二、存在是上帝注视下的存在26-30
- 三、萨特:个体存在超越上帝的注视30-33
- 四、存在的悖论33-34
- 第二节 克尔凯郭尔眼中“上帝”意义的展望34-35
- 结语35-37
- 注释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庆培,訾勇;空洞、抵抗与断裂——论《野草》的现代性[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2年03期
2 李玮;;无望的悲叹——解读《许三观卖血记》[J];语文学刊;2005年17期
3 杨果;;存在是一种虚无——重读卡夫卡《城堡》[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丁晓洁;;微观世界中的虚无组织[J];东方艺术;2011年13期
5 李锐;;虚无之海,精神之塔——对鲁迅先生的自白[J];上海文学;1995年03期
6 徐杰;;张玉宁 把我的思念带回来[J];体育世界;2000年17期
7 高雪晓;毁灭性的生命体验与自觉追求——论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情绪走向[J];河北学刊;2001年03期
8 周甲辰;诀别传统 直面虚无——解读鲁迅《我的失恋》的文化内涵[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9 马建高;艺术家死亡意识的美学体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张岚;虚妄的圣殿坍塌之后——论鲁迅小说的女性“出走”[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励生;阅读虚无[N];文艺报;2001年
2 陈超;走进雅斯贝斯生存美学大厦的“内室”[N];文艺报;2010年
3 张弘(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虚无的“纯学术”[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李敬泽;“要分离,除非是天作了地”[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丁三东;汉语言哲学创造之途的启示[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板山;偏执的爱好[N];北京日报;2001年
7 本版编辑 同济大学 高宣扬 复旦大学 莫伟民 佘碧平;福柯:一个令人无从捉摸的人物[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江水;上市公司,你还敢触网吗[N];电脑报;2001年
9 王安忆;中国音乐在中国[N];文汇报;2001年
10 邓平祥 水土;对历史的虚无和文化的狂妄[N];文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亘;马拉美作品中的“否定观”[D];武汉大学;2005年
2 索良柱;福柯:从权力的囚徒到生存美学的解救[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满;生存的悖论[D];新疆大学;2008年
2 贾凡;马克思实践生存论与当代生存美学的发展进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璨;福柯的生存美学及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宫昀;从生存美学角度探讨《海浪》中生命的意义[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建辉;穿越知识与权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建军;疯狂与自身:福柯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关婷;论福柯生存美学的主体性原则[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卢士敏;作为伦理学的生存美学[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傅玉玲;福柯的“生存美学”[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6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9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