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波爱修美学思想探微

发布时间:2017-07-30 23:15

  本文关键词:波爱修美学思想探微


  更多相关文章: 波爱修 感官局限 音乐美学


【摘要】:波爱修是中世纪一位十分重要的思想家,他对于传承古希腊美学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的美学思想不仅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的影响,也带有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烙印,同时又体现了一种科学主义的精神。
【作者单位】: 哈尔滨体育学院;
【关键词】波爱修 感官局限 音乐美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12CZW010)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生于公元480年,史称“最后一个罗马人”的波爱修(Boethius),一生致力于传承优秀古典文化,他的美学思想承上启下,为中世纪美学奠定了基础。其《音乐原理》一书可以说是中世纪音乐美学的典范。公元522年,波爱修不幸以叛国罪被判入狱。在狱中,他仍然笔耕不辍,以对话与诗的形式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男;;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视野中的波德莱尔诗歌创作审丑论研究[J];理论观察;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季学好;;论康德的善良意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谢琰;柏拉图“理念—灵感”说与吠陀“二幻”论之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刘淑梅;李淑云;;论哈罗德·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视野下的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宋一苇;;从本体论美学到生存论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王磊;;“两种文化”冲突的和谐意义[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创同;王志庆;;约阿基姆的历史观与历史哲学[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10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延福;;荀子美学思想研究三十年[J];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李浚文;美学论辩之一:“和谐”说与“形式”说[J];宁夏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3 王齐;;“声无哀乐”与六朝“和”范畴的嬗变[J];阴山学刊;2008年04期

4 周珏;;“美学”应当真正成为“美‘学’”——浅论美学科学化[J];音乐探索;2006年S1期

5 朱狄;钱碧湘;;“悲”:音乐审美范畴的中西比较[J];学术月刊;1993年05期

6 莫其逊;从毕达哥拉斯学派至马克思:西方美是和谐说的历史演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7 彭立勋;;关于现代派美学思想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8 吴腾凰;杨连成;;生活土壤上的批判与追求——试论吕荧的美学思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04期

9 杨安仑;程俊;;老子的"道"与"美"[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9年01期

10 杨利辰;夏夫兹博里美学思想漫评[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朱存明;顾颖;;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意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宛小平;;金岳霖《知识论》中的美学思想初探[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N];协商新报;2010年

2 晓雨;读《西方美学论稿》[N];文艺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4 ;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N];山西日报;2003年

5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6 姜文振;雅斯贝斯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开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8 毛洪安;儒家思想的美学观[N];大众科技报;2002年

9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美学家 叶朗;中国美学的弥散性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s,

本文编号:596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96476.html

上一篇:生存的悖论  
下一篇:身体美学的治疗隐喻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b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