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对自然的背叛
本文关键词:美是对自然的背叛
【摘要】:本文从三个问题出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们如何感受世界以及人们如何言说。这三个问题也可归之于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学。本文试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宇宙学上的解释为整个世界是一片混沌,宇宙正在走向混沌无序,在这种无序的状态中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秩序、有规律的组织,这是事物发展的内在需求。事物总是要远离这种无序的流向或力场,达到一定的组织规律。 人生的悲剧在于反自然性。我们会发现人生是一个充满矛盾与悖论、灾难与苦痛的悲剧性进程。它的每一寸每一分的进步,都要人类生命与个体意志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这样的悲剧性来自于必然灭亡性的命运。 关于世界的形而上学总是自动地成为美学理解。相信混乱存在必须能够形成“秩序”才成为世界。人们在美感上不喜欢混乱又不喜欢单调,所以希望世界能够乱而有序。这种“一和多”的哲学直观其实就是一种美学观点,而不是科学观点。以美学观点去看世界,这就是大美学。 在语言学上,美是不能用语言命题来表现出来的,美是不可言说的。关于美的命题不是对世界的逻辑摹画,而命题本身应该是对世界的逻辑摹画,因此,美是什么的命题是不符合逻辑的,这个命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世界是语词言说的东西——事物的总和,事物的存在并无一个语词之外的形而上学的存在者,它仅仅是语词有其所指、有其意义的有意义性。逻辑语义学把本体论与世界观、知识论、方法论统一在一起。这样的世界是由语义规则决定的,使得表达有意义的逻辑规则或语义规则决定着表达的性质,也就决定着世界的性质。 本文从现代宇宙学的观点出发,以我们所体验的经验事实来论证,,结合美的形而上的一些问题的阐述,来揭示美的内涵和审美经验事实。人对世界的审美带有强烈的主观价值建构,生命的强力意志在自然的困境中左冲右突。自然的无序本质也许仍是个形而上的概念,但幸好现代物理学给出了足够的理论支持。这个自然的真相决定了人类的审美倾向和价值取向。也许“美是对自然的背叛”是个可证实的事实,而不是陷入了语言分析中的妄命题泥潭中。
【关键词】:无序 悲剧 形而上 语言逻辑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9
- 第一章 什么样的世界:自然的无序本质9-13
- 1.1 人们眼中的世界9
- 1.2 真实的自然界9-13
- 1.2.1 宇宙学上的解释10-11
- 1.2.2 混沌无序的自然11-12
- 1.2.3 美学的基点12-13
- 第二章 如何感受世界:美的产生13-30
- 2.1 规则作为美的标准13-14
- 2.2 审美学科的交叉性建立14-15
- 2.3 人生的悲剧在于反自然性15-21
- 2.3.1 命运的悲剧16-17
- 2.3.2 悲剧的审美17-19
- 2.3.3 荒诞是悲剧的延伸19-21
- 2.4 美的形而上问题21-27
- 2.4.1 古典主义时期美的本质说22
- 2.4.2 美在物体形式22-24
- 2.4.3 美即完善24-26
- 2.4.4 黑格尔的“理念”26-27
- 2.5 后现代时期的多元化27-30
- 第三章 如何表达美:美的语言学转向30-34
- 3.1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逻辑命题30-31
- 3.2 语言游戏31-32
- 3.3 语言的界限即世界的界限32-33
- 3.4 美在逻辑之外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6
- 致谢3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蒋君兰;;从明心见性的参悟看佛禅思维方式的美学意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骆醒妹;;浅谈湘西苗族吊脚楼审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张瑜;;废瓷片介入环境艺术的审美价值[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由翠青;马丁民;;现代高温色釉装饰的写意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秦越存;;现代性伦理危机与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困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浩;;论情感、意志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祁志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观念更新及路径创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亚峰;;涉外旅游宣传的语言诉求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646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4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