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南宗禅的不二法门思想及其美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7-08-10 00:07

  本文关键词:论南宗禅的不二法门思想及其美学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南宗禅 不二法门 美学意蕴


【摘要】:作为南宗禅的一个重要思想,不二法门在慧能、马祖道一、黄檗希运和临济义玄思想中均有体现。南宗禅对于中国美学具有深远影响,就不二法门而言,主要有二:首先,慧能的"于世间出世间"、马祖的"即心即佛"对士人心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前者意味着对出处矛盾的消解,出仕与隐逸不再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而是相即相融的;后者意味着对世俗之心、日常生活的重视,从而有中唐诗文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其次,黄檗希运、临济义玄的"心境双空"对审美趣味的影响;心境同样不再是外在的、分裂的关系,而是心融摄境,境显现心,心境一如。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南宗禅 不二法门 美学意蕴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处问题的哲学基础及其美学意蕴研究”(项目号:10CZX05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48;B83-05
【正文快照】: 《维摩经》在南北朝时期传入,很快便风靡中土①,该经的第八卷为“入不二法门品”,主要是阐发大乘佛学的般若空观思想,对后来慧能开创的南宗禅具有深刻影响。②关于南宗禅的“不二法门”思想,佛学界已有充分探讨③,美学界则关注不多。本文于此作一粗浅尝试,疏漏谬误之处,尚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镇清;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蒋九愚;《禅林宝训》禅修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汪标;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可为世界“金规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李华华;体道与解脱——洪州禅对慧能心性论的现实性提升[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魏宏灿;;建安时期的天灾对建安文学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杨文斌;;延寿、宗密“禅教合一”论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华华;;人间佛教视阈中的“生产化”与“学术化”——巨赞佛教改革思想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王思豪;;论桐城派古文选本中的古赋思想——以《古文辞类纂》等主要古文选本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应光;;何其芳诗歌的语言策略与历史处境[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王光明;;“失养者”的追寻——叶维廉的诗学批评[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蒋登科;;论叶维廉诗论的学术品格[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秦臻;;四川东汉陵墓石兽所见丧葬艺术赞助人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达海军;;船山诗歌题材及其分类[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子琦;;浅论中国新诗“跨行”语言特征的形成——以卞之琳诗歌创作为中心[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家府;劳动的美学意蕴[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李昌舒;;嵇康之“心”的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皮朝纲;“不即不离”说的美学意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6期

4 王敬川;;涿州历史文化美学意蕴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张勇;论《庄子》“环中”的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孙士聪;;阿多诺现象学批判的美学意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邹惠玲;北美印第安典仪的美学意蕴[J];艺术百家;2005年03期

8 刘春雷;;静了群动 空纳万境——试论审美静观与审美观照的美学意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王成;姚爱华;;苦难的美学意蕴——魏晋风度的中国式美学反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李昌舒;;论中古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J];学海;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昌舒;;论中古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晶晶;中国审美心境范畴论[D];复旦大学;2012年

2 宋羿;梅洛—庞蒂的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奕菲;现代魔幻主义作品的美学意蕴[D];安徽大学;2011年

2 赵焕卓;萨特想象理论的美学意蕴[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刘冠青;方东美生命美学初探[D];苏州大学;2009年

4 蒋信伟;老子“五玄”的美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邢利梅;《淮南子》的美学思想探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李茂叶;魏晋玄学名教与自然之辨的美学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娜;中国古典美学“味”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礼超;政府形象塑造的美学意蕴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赵彦辉;中国古典美学之“空”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10 李u&;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气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7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47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d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