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以《自然地理学》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论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以《自然地理学》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康德 地域美学思想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环境 鉴赏力的偏离 山区气候 乡愁悲剧
【摘要】: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自然地理学》中。康德从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人的种属特征、性格气质、生活习俗等视域考察了18世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在孟德斯鸠"人从属于自然和气候"的思想基础上建构起他的地域美学思想。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是他重视审美经验的前批判期美学向重视理性分析的批判期美学的过渡,也是他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康德在《自然地理学》中阐释的受地理环境决定所形成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差异、"鉴赏的偏离"、鉴赏是"对普遍使感官满意的判断"的思想、山区气候和乡愁悲剧的关系等,为他的《判断力批判》奠定了实践经验的基础,而《自然地理学》也因此成为康德建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康德 地域美学思想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环境 鉴赏力的偏离 山区气候 乡愁悲剧
【分类号】:B83-02
【正文快照】: 美学史上有一种现象,即不同地域中的人对同一件艺术作品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评价。如南朝梁代诗人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江南以为文外断绝,物无异议”,深得包括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在内的南方文人的赞赏,吟咏讽味,不可忘怀;而北方号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8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王煜;赵刚;;行政检察权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梦冉;宪政视域下我国国家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政文;康德的文化立场与审美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邓波;;康德“审美意象”理论与中国“审美意象”理论的比较研究[J];文教资料;2008年25期
3 安延明;论席勒对康德趣味判断理论的背离[J];思想战线;1990年06期
4 胡晓玲;浅论康德想象力理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5 程金福;美在康德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赵宪章;审美判断之二律背反——康德美学方法论之我见[J];学术月刊;1995年05期
7 支宇;试论康德美学的主体性[J];学术探索;1995年05期
8 杨增菊;康德的先验美学是形式主义的吗[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张政文;通达本体的否定性取向——再释康德的崇高理论[J];学术交流;1991年06期
10 牛宏宝;康德在丑面前的尴尬[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政文;;康德人本主义美学中的生态关怀[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申扶民;;康德哲学与美学的生态维度[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戴茂堂;;超越自然主义的美学革命——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现象学解读[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节末;;论嵇康与康德美学观的异同[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5 朱志荣;;论康德前批判与批判时期美学思想的关系[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黄水婴;;《论“审美无利害”在中国美学中的变异》概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宛小平;;庄子美学和谢林艺术哲学的比较——兼谈哲学和美学关系的几种典型样式[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政文;康德对21世纪人类基本精神价值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2 张政文;康德对二十世纪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3 张政文;康德与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的精神救赎意识[N];光明日报;2003年
4 薛永武;康德美学的哲学出发点[N];光明日报;2004年
5 陈海静;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吗?[N];文艺报;2005年
6 樊志辉;全方位的审美观照[N];光明日报;2002年
7 张政文;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性美学对康德美学的三种典型回应[N];光明日报;2008年
8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9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与社会理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河成;审美共通感的现代政治哲学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3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5 黄文发;两种理论取向:自律和他律[D];复旦大学;2008年
6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黄仲山;权力视野下的审美趣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9 林新华;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兆树;康德主体性美学思想论纲[D];安徽大学;2002年
2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友峰;康德美学方法论的当代解释[D];安徽大学;2003年
4 潘永辉;康德哲学美学与中国心性哲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圣;康德论美的普遍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铧;自然美:从康德、黑格尔到阿多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8 赵顺华;论康德形式美学对美育的启示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齐媛;康德“美的艺术”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芳;一遇康德悟此生[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9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5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