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实践存在论美学”
本文关键词:再谈“实践存在论美学”
【摘要】: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生成"的,但这"生成"不仅包括人类总体实践中历史的生成与个人审美活动中当下的生成两方面内容,而且前者应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实践存在论美学"虽然也承认这两方面的内容,却不仅没有把两者统一起来,而且在具体论述中往往以后者来排除前者。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由于:(一)反对把"物质生产劳动"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认为"从西方的思想背景来看,实践从来就不是单纯指物质生产劳动,而且主要不是指生产劳动",从而把审美活动也看作是一种"实践",甚至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二)没有分清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观与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中的"此在在世"的区别,不仅试图把两者加以融合,而且力图把马克思的存在论转移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新哲学的根基上"来解释之故。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生成论 实践 存在论 实践存在论美学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一我一直以为在学术探讨上个人的认识难免会有局限,很需要通过同志式的商讨来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提高和完善;并认为缺少学术争鸣是当前我国学术研究表面上虽然繁荣,却难以深入开展,有所建树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学研究同样如此。我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撰写《“后实践论美学”综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元;美论:寻求对本质主义思路的突破——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之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朱立元;刘阳;;论审美超越[J];文艺研究;2007年04期
3 朱立元;;略谈马克思实践观的存在论维度及其美学意义[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01期
4 祁志祥;祁雪莺;;审美认识中“主客二分”的重新审视与评价——兼与生成本体论美学商榷[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索良柱;;“告别实践美学”的背后[J];探索与争鸣;2007年05期
6 张欣;;卦象生成与审美创造[J];大连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7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8 朱立元;;关于实践美学发展的构想[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9 朱志荣;;实践美学发展的必要性问题[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10 刘旭光;;实践美学发展的方向与思路[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668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6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