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用之物”的哲思中提升审美价值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在“无用之物”的哲思中提升审美价值的构建
【摘要】:中国古代庄子提出"无用之用"观点,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对审美价值非功利性的表述,与之一派的西方观点有席勒的"审美无利害关系"。评定"有用"的标准之一,是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扮演好了所必须的角色,尽责去承担了各种必须承担的责任。那么,他所呈现的结果可以用"有用"来形容,可以定义为一个成功的人。而"无用",则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减弱时,所显现出的"自我"的特征。或许时常被人定义为无意义的事物,但这些"无用之物"却恰恰最见心见性,提升个人的审美情操。而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缺少的恰是这份"宁静致远"的修养,这一命题不仅提升人类的自身审美构建,而且对异化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更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无用之用” 审美构建 精神家园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无用”,在笔者理解来看可定义为是随心随性的一种心境。既无需费心经营,更不必刻意维持。庄子所提倡的“无用之用”,即是体现见心见性的审美哲思感悟。用杜甫笔下的一句诗词概括便是“花径不曾缘客扫”,与庄子的超然的人生态度观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无用之物”的哲思中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陈林,尚党卫;庄子的实用观:无用之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陈虹;;试论《周易》的美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马拥军;;从唯心主义总体性到唯物主义总体性——兼评卢卡奇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自我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玉勤;;《画语录》:绘画意境论之集大成者[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南;;明十三陵规划设计的象征含义与意境追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5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瑜;论范小青小说创作的流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传实;论庄子的处世哲学[J];东岳论丛;198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永远的精神家园[J];党政论坛;2002年01期
2 日生;;守护精神家园的神圣职责[J];中国宗教;2006年06期
3 ;精神家园[J];今日浙江;2006年17期
4 杨必庆;;弘扬中华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J];科技资讯;2008年08期
5 肖力;邢洪儒;;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J];河北学刊;2008年03期
6 ;关注精神家园[J];英才;2008年06期
7 本刊评论员;;精神家园永不倒[J];当代广西;2008年12期
8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唐力;;共建我们栖居的精神家园[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10期
10 段钢;;文化精神寻觅与教养主义回归——文化软实力与精神家园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镇海;;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和主要途径[A];山东省哲学学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哲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喜国;;透析精神家园应把握的四个维度[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3 殷洪涛;;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张晓华;;传统节日与精神家园建设[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刘德林;;教育的回归与精神家园的重建[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6 张纯良;;追寻祖先的“灵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A];2010中国(诸城)大舜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若斌;;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根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8 王喜国;李莉;;论精神家园建设的传统文化依托[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9 唐云飞;;用快乐构建师生互动共生的精神家园[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10 李孝红;杨建霞;李孝志;;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考与探索[A];山东省哲学学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哲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08年
2 顾荣;我市召开西安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N];西安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凤兰;我州投入1.27亿元打造精神家园[N];阿坝日报;2010年
4 王和峰;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N];解放军报;2011年
5 解读人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韩振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11年
6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 孙利天;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N];吉林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许琳;南京先锋书店:守望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13年
8 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光 实习生 张从瑜;摧不垮的精神家园[N];海口晚报;2014年
9 姚庚荣;坚守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黄河 特约记者 张培洪;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N];阿克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兰文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建构的双重文化进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卓;社会转型期与人的精神家园的重构[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志军;试论新时期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雨昕;中国传统商人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4 徐琳;汇东西文化,觅精神家园[D];南昌大学;2007年
5 孙丽;通往精神家园的体悟之路——庄子诗性解读[D];青岛大学;2004年
6 姚倩;中国传统商人精神家园对现代市场经济作用的探寻[D];西北大学;2014年
7 刘华丽;对精神家园的守望[D];暨南大学;2011年
8 孙晶;精神家园的寻找[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博华;三毛旅行文学在华语世界的传播与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安娜;精神家园的缺失与追寻[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3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8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