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宋代美学的代表人物与核心范畴

发布时间:2017-08-16 18:47

  本文关键词:宋代美学的代表人物与核心范畴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美学 代表人物 核心范畴


【摘要】:宋代学术"体、用、文"三分,理(道)学家究学明体,政治家经世致用,文学家禀性重文,三家各争其统,分途发展,交互影响,形成宋代人文学术鲜明的特色。宋代美学也呈现出明显的辞、经、道三家并峙的局面,即文学家、政治家、理学家的美学,加上"以禅喻诗"的禅家美学,亦可谓四家并列。分别以苏轼、王安石、朱熹和严羽为代表。"随物赋形"、"文为世用"、"文道合一"及"以禅喻诗"分别是其核心命题。在此理论格局中,形成了有别于汉唐美学的核心范畴,即"理气象"、"性"与"情"、"文"与"道"、"悟"与"趣"、"逸"与"远"、"韵"与"味"、"平淡"与"自然"、"涵咏"与"自得"、"闲"与"适"。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宋代美学 代表人物 核心范畴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一、宋代美学的代表人物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谈及宋初文道运动时指出宋人有“统”的观念,道学家有明体的“道统”,文学家有重文的“文统”,可以推论,政治家则有致用的“政统”。“圣人之道虽有体有用有文,三者混合而不可分,但到了宋代,又各立门户而不可合。而在各立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胜;;世纪学术转型与民族美学思想资源的新开掘——评金雅新著《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6期

2 张吉琳;;百年美学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百年美学分例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周丽云;韩晓云;;张载美学思想四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邹其昌;朱熹美学思想与中国美学精神[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吴功正;论宋代美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吴颖芳;;翻译下的20世纪中国美学[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02期

7 苏畅;;宋代美学推崇审美人格之成因[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1期

8 彭立勋;;关于现代派美学思想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9 吴腾凰;杨连成;;生活土壤上的批判与追求——试论吕荧的美学思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04期

10 杨安仑;程俊;;老子的"道"与"美"[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黄石明;;试论“中”的意义流变[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胡家祥;;中国美学的“理”观念述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5 祁志祥;;“自适其适”、“至乐无乐”——庄子美学新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6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李翔德;;刘邵《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欧阳文风;;梁启超、宗白华美学的相似性及其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N];协商新报;2010年

2 张政文;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性美学对康德美学的三种典型回应[N];光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4 ;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N];山西日报;2003年

5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6 姜文振;雅斯贝斯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开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8 毛洪安;儒家思想的美学观[N];大众科技报;2002年

9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美学家 叶朗;中国美学的弥散性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张s,

本文编号:684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84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6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