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愉悦层次解读
本文关键词:审美愉悦层次解读
【摘要】:审美愉悦是人全身心参与的结果,它是在满足了心理与精神需要时产生的,所以,它不仅需要人的身体的参与,而且也要求人的心理与精神因素的加入,是人全身心参与的结果,它使人沉浸在一种无比愉悦的精神境界之中。它与一般的愉悦不同,是人的精神上的高级愉悦。它有三个层次,即可以悦人耳目、愉悦心意、愉悦神志。
【作者单位】: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审美愉悦 悦耳悦目 悦心悦意 悦志悦神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美育的愉悦是指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育者处在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审美愉悦是人全身心参与的结果,它是在满足了心理与精神需要时产生的,所以,它不仅需要人的身体的参与,而且也要求人的心理与精神因素的加入,是人全身心参与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吴家荣;作家审美心态特征刍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原丽敏;;功用与审美——论梁启超与王国维之文艺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4 朱妍;;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的意象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5 朱连生;视觉艺术中的审美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贺志朴,霍艳霞;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思想的逻辑发展[J];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7 陈纪然;;古典文学时序观念的诗性特征[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8 孟洋;;王国维词对纳兰词的接受——以“人间”意象为例[J];北方论丛;2012年03期
9 梁洁;;近代中国接受实证主义史学的因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李超;田国行;;艺术学角度的“动感”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海彬;耿宁;;由《哈姆雷特》的王位纷争小窥兄终弟及的伦理沿袭[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谭人中;;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建构(之四)——简论管理学规律、文化之理论关系[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元骧;;梁启超“趣味说”的理论构架和现实意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吴晓;;辛笛诗歌的意象系列及其外在美感——辛笛诗歌意象艺术谈之一[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7 颜炼军;象征的漂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杨祥民;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秦翼;喜剧电影的巅峰[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影君;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1897-1927[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丁西军;关于上海市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同;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设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建伟;古典园林的生态美学意韵及其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玉亭;高中语文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金泉;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素养问题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亓亮;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底层叙事手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姣;陕北民歌的审美特质[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书瀛;;审美愉悦与感性经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梁振南;;休闲的生命美学视界[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江海瑶;;论审美欣赏中的主观条件[J];语文学刊;2008年18期
4 江海瑶;;论审美欣赏中的主观条件[J];语文学刊;2008年20期
5 夏涛;;审美感伤——从审美愉悦说之外再看审美情感[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何小平;;艺术的精神愉悦仅仅只是审美愉悦吗[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6期
7 周丹;;论马利坦的审美理智主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8 P.拉马克;院成纯;;美学:后退、前进与分化[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9 朱良志;;中国古代审美愉悦观[J];学术月刊;1990年08期
10 谢凌香;;浅析康德的“审美无利害”[J];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家友;;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描述质性初探——中国传统美学在中西文化相碰撞初期何啻转向心理美学而未转向哲学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定家;价值美学的新开拓[N];人民日报;2008年
2 华光;审美价值的探索性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陈定家;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邹松鹤;悦志悦神[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彬彬;康德审美愉悦论中的自由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晗;姚斯审美经验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6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86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