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朱光潜论形象思维观点述评

发布时间:2017-08-18 12:23

  本文关键词:朱光潜论形象思维观点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形象思维 朱光潜 文艺生理学 启示


【摘要】:形象思维问题是当代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朱光潜在形象思维问题上突破哲学认识论,从心理学、生理学和文艺创作的实际出发,深入到形象思维问题的核心,开辟了文艺生理学的特殊领域。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而且对文学创作实践和文艺学新学科构建,都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形象思维 朱光潜 文艺生理学 启示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形象思维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了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国内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几乎都对这个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使得形象思维问题成为中国20世纪下半叶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美学家朱光潜的论述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钟名诚;;中西交融的散文艺术观——朱光潜的散文思想与创作实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4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杜蕾;;“译”犹未尽——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9 徐放鸣;王光利;;原生态诗学与艺术终结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体验意韵美——读《西方美学史》有感[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刘旭光;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的不足与启示[J];探索与争鸣;2005年10期

3 韩红艳;;克罗齐主体直觉论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影响和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高建平;;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美学的命运[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5 郑惠生;;论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的局限性——兼向国家教育部提建议[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李祥林;;朱光潜的美感教育观[J];学术界;1990年05期

7 闫国忠;再论朱光潜的美是主客观统一命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8 朱良志;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1997年01期

9 陈涵平;朱光潜美育思想中的情感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李国显;夏洁;;“超脱思想”对朱光潜美学体系的影响[J];四川戏剧;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讨论美的本质等问题并举行西方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2 ;全国美学会议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座谈美育和形象思维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3 冯家俊;;美是真理的光辉——谈美对科学创造的启示[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5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学比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宛小平;;美学史的写作——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是非谈[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N];解放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谢颖;美从何来?[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张政文;康德对21世纪人类基本精神价值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7 叶朗;追求照亮生活的艺术之光[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国维:以美学接引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周宁;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给心理学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4年

10 郑勤砚;对话哲学对美术教育的启示[N];文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2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3 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0年

4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5 余锐;论黑格尔的象征型艺术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7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8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文发;两种理论取向:自律和他律[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4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5 杨维娜;论朱光潜前期的美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07年

6 吴娟;论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8年

7 贺丽;实践美学论争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张仙花;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宋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10 韩志勇;新时期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论争及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94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94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f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