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滥觞与历史分期

发布时间:2017-08-20 14:09

  本文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滥觞与历史分期


  更多相关文章: 实践美学 历史分期 理论形态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


【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应当从周扬开始,从历史和逻辑发展上看,其发生发展的线索和分期应当是:以上世纪30年代周扬《我们需要新美学》的发表为实践美学的萌蘖期,以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确立期,以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提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承续转进期,以80年代美学讨论为成熟命名期,90年代以后为衍化期。从命名过程来看,成熟期所谓的"实践美学"首先是指后期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然后是指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同时也是指蒋孔阳、刘纲纪、马奇、杨恩寰等人的理论形态。因而,它不是指李泽厚一人的理论形态,而是多个人的美学学派。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实践美学 历史分期 理论形态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2014BZX01
【分类号】:B83-06;A811
【正文快照】: 何谓实践美学?阎国忠先生认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哲学基础,以‘实践’为基础概念建构的美学,通常称之为实践美学。”[1]208朱立元先生说:“我认为所谓实践美学乃是以实践论为基础的美学理论或学说。”[2]张玉能先生也认为:“所谓实践美学,简而言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碧辉;王丽英;;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杨恩寰;评美学研究中的几种实践观点[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聂振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8年00期

4 杨恩寰;;朱光潜美学与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9年00期

5 李丕显;关于美学研究的哲学方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6 朱立元;实践美学哲学基础新论[J];人文杂志;1996年02期

7 刘纲纪;李世涛;;我参与的当代美学讨论——刘纲纪先生访谈录[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8 聂运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刘纲纪先生访谈录[J];文艺研究;2004年06期

9 李泽厚,戴阿宝;美的历程——李泽厚访谈录[J];文艺争鸣;2003年01期

10 张玉能;实践美学: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J];云梦学刊;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詹志和;二元合一:佛学本体论与美学本体论的共相[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郑君山;;李泽厚论形象思维回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史博;;语言与题材 形象与意境——对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几点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马文友;邱丕相;;武术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张黔;心理化——实践美学发展的一条线索[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宋守富;;激活思维——大语文教育中灯谜的魅力[J];才智;2011年16期

9 梅红;;审美视角下的期刊品牌建构[J];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01期

10 侯宏堂;;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践论美学的自我反思[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舒携溺;舒挽溺;;人类精神是艺术创新之魂——兼论形象思维与艺术形象[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汪济生;;建设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关于当前及未来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的思考之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5 黄赞梅;;实践本体论与实践美学——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美学转型[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宋妍;;对李泽厚“人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4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8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军斌;论生态农业景观的审美特性及其生态艺术价值[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菁;室内空间中的实体界面表达[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超;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花鸟画色彩表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丽芳;论圣·奥古斯丁的神学美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肖智;李泽厚后期美学思想的重心转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冯晓燕;吕o偵姥枷胙芯縖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yN晨;“谐”的审美探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李帆;论《流云》与宗白华的美学思想[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飞;楚凤纹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新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万发;生命、生态与形式之美的和谐交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碧辉;美学与中国的现代性启蒙——20世纪中国的审美现代性问题[J];文艺研究;2004年02期

2 张法 ,张颐武 ,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J];文艺争鸣;1994年02期

3 张弘;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J];学术月刊;1995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耀农;浅谈实践美学的开放性[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2 曾耀农;开放性:实践美学的发展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2期

3 曾耀农;实践美学开放性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王庆卫;对实践美学的再认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曾耀农;论实践美学的开放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邵滢;从“实践”的界定反思实践美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李丕显;实践美学的时代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曾耀农;开放性:实践美学的发展策略[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李社教;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实践美学[J];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田智祥;;质疑“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批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陈士部;;实践美学的新变:新实践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兼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中国化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张黔;;实践美学的现象学维度[A];东方丛刊(2002年第2辑 总第四十辑)[C];2002年

4 陈晓春;熊良智;;从中国传统本然美学看实践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薛富兴;;李泽厚前期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路[A];东方丛刊(2002年第4辑 总第四十二辑)[C];2002年

6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7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汪济生;;是相映生辉之作,还是自相抵牾之笔?——评实践美学的孪生概念“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汪济生;;动物是否在自然面前永远被动和无能——评蒋孔阳及实践美学派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观[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继往开来 锐意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李志宏;在“美的事物”中寻找“美”如同水中捞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2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丽;实践美学论争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付书朋;实践美学自然美论的反思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4 周敏;马克思实践观视阈下中国当代实践美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5 黎祥伦;论审美超越的价值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梁玉水;实践美学与认知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当代中国美学状况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7 刘业明;对美学中“实践”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金成;李泽厚、朱光潜实践美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美学思想论要[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杜晓沫;当代中国审美发生研究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07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07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