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个基本问题

发布时间:2017-08-24 00:11

  本文关键词: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个基本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 韦尔施 审美问题 审美活动 哲学内涵 美学传统 费瑟斯通 先锋派 超现实主义 如梦


【摘要】:正一、"日常生活"的不同维度日常生活一词其实并没有过于高深的哲学内涵,它无非是指包括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在内的人最一般的生活过程。但正是这再正常不过的日常生活却引起了思想家们的高度关注。古往今来,无数的人对日常生活发出无奈的感叹,其原因就在于:"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①日常生活是生存的保障,但深陷其中却是对人极大的压抑,究其根底是因为人还有着更高的追求,似乎只有超越日常生活才能实现人生更大的目标。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韦尔施;审美问题;审美活动;哲学内涵;美学传统;费瑟斯通;先锋派;超现实主义;如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W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日常生活”的不同维度日常生活一词其实并没有过于高深的哲学内涵,它无非是指包括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在内的人最一般的生活过程。但正是这再正常不过的日常生活却引起了思想家们的高度关注。古往今来,无数的人对日常生活发出无奈的感叹,其原因就在于:“终日劳而不能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良蜜;;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社会生活的和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2 李盛涛;;论生态文化思想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潜在影响[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杨华;;《读者》的想象:主体共谋与风格构建[J];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06期

4 陶东风;;西方文化研究的新近发展[J];当代文坛;2007年01期

5 李茂民;;文化诗学:文学理论的根本变革[J];东岳论丛;2011年10期

6 徐桂萍;;论社会转型期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审美期待[J];长城;2013年06期

7 刘丹;;融合·互动·身份认同——新媒体时代影视产业发展的三个关键维度[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8 于显凤;;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含义的考察[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9 张吉琳;;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现[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10 刘茂华;;大众传媒语境中小说创作的多元选择[J];理论与创作;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岳斌;在诗意和尘嚣间游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圣传;文化诗学本土性探源[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2 惠亚利;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民族时尚[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先云;试论房地产广告的审美特征[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盛涛;论“晚生代”小说创作的世俗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权生;凝重的哲思与诗性的轻盈[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余艳;“走向文化诗学”与“走向文本社会学”之辨[D];南昌大学;2007年

7 杨佳;影像时代的小说图景[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超前;中产阶级意识与日常生活审美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苏茜;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谢珂;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女性身体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朝辉;看上去很美——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4年02期

2 程世波;“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中的身体视角及其难题[J];求索;2004年12期

3 王彬;审美呈现·日常态度·鉴赏力——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的反思[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徐放鸣;孙茹茹;;“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与辨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耿波;“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食利性与文艺学的反思[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洪幸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体问题[J];美与时代;2006年07期

8 张丽文;李晓霞;;试论日常生活审美化[J];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赵勇;;价值批评,何错之有?——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再思考[J];文艺争鸣;2006年05期

10 艾秀梅;;日常生活如何成为艺术——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两种实践[J];艺术百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扬;;文艺学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李春青;;“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理论的新课题[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飞龙;;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6 马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存姿态研究——简论《宋:诗一百首》中的生命智慧[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胜 杨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边界”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2 杨光;文艺学、美学新焦点:日常生活审美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陶东风;也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周宪;审美是日常的[N];光明日报;2007年

5 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彭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迷误[N];光明日报;2008年

7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张天曦;日常生活审美化:当代审美新景观[N];山西日报;2004年

8 杨厚均;知识分子使命与责任的回归[N];文艺报;2006年

9 张晶;“日常生活审美化”呼唤学理建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徐清泉;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化”新规律[N];文汇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娟;“日常生活审美化”再审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军;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探研[D];新疆大学;2008年

3 梁书;网络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华章;“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变异[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亮;消费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会丽;日常生活审美化论题辨析与现象反思[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亚丽;日常生活审美化及相关文艺学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石俊玲;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的新问题[D];河北大学;2006年

9 孔令霞;日常生活审美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麦振中;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28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28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6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