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中“拙”的美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7-08-27 04:00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中“拙”的美学阐释
【摘要】:“拙”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它丰富着中国美学的精髓和审美的内涵;概括着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现象。“拙”具有艺术平淡、真实、自由、活泼泼“动”的审美表现。它体现着轻人工、师造化的创作观、审美观以及强调回复生命本然的生命境界。本文试图从“拙”内涵特征的概括及发展线索的梳理,来挖掘“拙”的审美品质;从“拙”深深植根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来审“拙”,并从创作和欣赏的两个角度,从美学的理论出发,来完成“拙”的丰富的内涵以及广阔的外延的探究,,旨在寻求中国美学之精神。
【关键词】:拙 内涵 审美 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绪论6-8
- 第一章 “拙”的内涵特征与审美发展8-17
- 第一节 “拙”的内涵特征8-11
- 第二节 历史发展中的“拙”11-17
- 第二章 “拙”在中国艺术中的表现17-35
- 第一节 “拙”在中国诗词艺术中的表现18-26
- 第二节 “拙”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的表现26-33
- 第三节 “拙”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表现33-35
- 第三章 “拙”与儒道释之精神35-48
- 第一节 儒家“藏巧于拙”的德行透视36-39
- 第二节 道家“以巧为拙”的自然哲学39-43
- 第三节 禅悟的“山水之观”与“拙”之超越43-45
- 第四节 “抱朴守拙” 儒道释精神下的士人之“拙”45-48
- 余论“拙”的审美超越48-53
- 参考文献53-55
- 在校期间表论文55-56
- 后记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良志;;关于大巧若拙美学观的若干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易菲;;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分析[J];船山学刊;2011年04期
3 赵宏艳;;论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拙”[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高莲莲;;论傅山诗歌“古朴奇拙”的艺术风格[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虞敏;;论中国绘画史中的“古拙”风格[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齐白石的艺术理论[J];美术;1958年02期
7 王鲁湘;“朴拙美”纵横谈[J];美术;1985年05期
8 朱良志;;中国美学中的规避人工秩序的问题[J];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02期
9 曹林娣;论江南古典园林的人文精神[J];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0 刘永翔 ,刘衍文;巧拙的美学观[J];求是学刊;198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44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4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