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浅析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儒道释美学思想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30 02:39

  本文关键词:浅析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儒道释美学思想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精神性 传统艺术


【摘要】:儒道释三家思想可谓殊途同归,他们最终的目标始终是"天人合一"。由此看出,中国传统美学、中国传统艺术都非常重视作为世界主体的人,因而使得它们更富于主体性和精神性。儒家由天道入人道,推崇人的伦理秩序和博爱之心,是个体人格向精神向宇宙本体的融合。道家由人道入天道,追求绝对自由。禅宗追求的是人的心性与佛性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和统一,追求与大自然的融合,追求真正体验生命冲动和生命情调的审美意境。这其间,自然与人,宇宙与个体,主体与个体都在"天人合一"中找到了归宿和位置。而这一点正决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质,决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关键词】精神性 传统艺术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和特性就是精神性,不过,这种特征和特性是同西方艺术相比较而存在的。中国美学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形成并发展于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萌芽状态到周秦发展时代,一直到明清尾声,其中发展状况一波三折,但是,就是在这两千多年的时空里,使中国逐渐形成具有东方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陈虹;;试论《周易》的美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熊燕霞;;从“传神写照”到“以形写神”——试析顾恺之的绘画美学观[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翟子寒;;闲谈中国的老庄之美与美国的流水别墅[J];安徽建筑;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张玉勤;;《画语录》:绘画意境论之集大成者[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南;;明十三陵规划设计的象征含义与意境追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7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8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张继晓;;汽车设计中的色彩感受与倾向的分析[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10 彭锋;;“道”的美学阐释[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蕊;;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年历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06年10期

2 赵利娜;赵利斌;武建林;;中国传统艺术造型与现代设计[J];上海艺术家;2009年02期

3 宋晓刚;;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张明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口彩”[J];检察风云;2009年12期

5 郭峰;;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统一[J];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01期

6 陈晓春;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论质疑[J];文史杂志;1997年03期

7 卜可;;浅谈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J];西江月;2010年15期

8 赵声良;中国传统艺术的两大系统[J];新疆艺术;1994年06期

9 高丰;“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对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J];装饰;2003年02期

10 柳燕子;含蓄的力量——由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谈现代设计[J];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曲宁;;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转换价值初探[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居晴磊;;和合二仙 雅俗共赏——寒山拾得题材艺术品研究[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重;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下的意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2 清华大学新经济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李季;借力中国传统艺术打造特色文化产业[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3 叶朗(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艺术学系主任);提升中国传统艺术的阐释深度[N];文汇报;2002年

4 见习记者 张丽;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叶朗;时代的要求[N];中国文化报;2002年

6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讲师 张君;由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谈现代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3年

7 王辉;古风壶 中国传统艺术在升华[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8 赵以保;重视中国艺术思想的研究[N];文艺报;2012年

9 许拂南;我心目中的“中国元素”[N];中国汽车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夏艳;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世敏;中国传统艺术中“舞”的精神[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孟幻;用中国传统艺术符号镌刻出现代设计的民族印记[D];东华大学;2009年

4 何炎晖;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性智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艺;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徐朗;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方圆造型”看现代图形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6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56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5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