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试验”与“考验”:蔡仪美学的历史之难

发布时间:2017-08-31 02:40

  本文关键词:“试验”与“考验”:蔡仪美学的历史之难


  更多相关文章: 美学大讨论 蔡仪 马克思主义美学 新美学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摘要】:从20世纪40年代尝试用新方法建立"新美学"的艰难"试验"到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所遭遇的严峻"考验",蔡仪总是陷入到历史的两难窘境中——不管是解放前作为理论"先知者"所面对的时代理论限制,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美学"孤寂者"所面对的美学围攻,蔡仪美学总是在屡遭非议与批判中处于一种"被边缘化"和"被改造"的角色状态中生存。这种历史的苦涩所带来的学理艰难其症结关键在于三方面:一是蔡仪所破坏的是长期主流的西方美学体系,而其美学建构中可资借鉴的唯物论美学话语资源却十分有限;二是在破坏"旧美学"的入手处,他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唯物反映论的方法路径作为唯一"合法性"的美学原则;三是在美学的批判发展中,蔡仪总是处于学理的"捍卫"与"补救"上,而非方法论的彻底"反思"与"调整",这种微观上的"自我补救"与理论完善注定只能是大发展中的小改动,于全盘无碍。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美学大讨论 蔡仪 马克思主义美学 新美学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美学史”(12&ZD111)阶段性成果 2013年度“宝钢教育基金”资助成果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当我们重新回望与反思上世纪50年代那场“美学大讨论”时便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一场马克思唯物主义框架内的“唯物”与“唯心”之争,因诸家理论渊源不尽相同,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阐释也出现了诸多分歧。如果说,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在大讨论中起着“靶子”的作用,供“各路人马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圣传;;“他者”镜像中的美学史案:从日丹诺夫看中国[J];美与时代(下);2012年10期

2 王琦;有关蔡仪同志的二、三事[J];美术研究;1986年02期

3 徐碧辉;对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哲学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琰;;桐城派文论对朱光潜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章池;;马恩悲剧理论在20世纪中国接受影响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江守义;刘欣;;“纯正的趣味”:朱光潜的批评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何华;;朱光潜的美感经验——之“心理距离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5 薛星星;;从朱光潜看第一次美学大讨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6 薛磊;;再论沈从文与朱光潜的文学守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7 倪志安;;论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观[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康;;试析康德的认识论[J];沧桑;2010年12期

9 寇瑶;;论原则同格在认识论中的合理因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10 王佳翠;;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学生科学精神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严存生;;法的多元性的哲理思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2 钟名诚;;朱光潜文学批评方法论[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3 蒋济永;;中国当代美学的资源与走向[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4 郭世轩;;论朱光潜文学批评中的古典主义倾向[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于永坤;传统辩证法的解构与批判的辩证法的重建[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5 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广海;“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D];北京大学;2011年

8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来也;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D];南昌大学;2010年

3 陈文娟;哲学视阈中的信息含义[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4 高操;加藤正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5 陆赢赢;论朱光潜对克罗齐“直觉说”和“文艺伦理观”的接受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管玲;隔岸观火 循意探花[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滕耀霆;新作家群体的崛起和未来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寅;斯宾诺莎与马克思的内在性思想[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壮;朱光潜《诗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夏舒洋;论嵇文甫对船山学的开创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中义;;日丹诺夫与朱光潜美学——重读《西方美学史》的一个角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彬彬;也谈“日丹诺夫主义”[J];东方艺术;1996年02期

3 ;日丹诺夫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途;追忆蔡仪给我的几封书信[J];美与时代;2005年06期

2 师雅惠;;蔡仪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3 钱竞;;蔡仪——一位具有独立个性的美学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03期

4 严昭柱;无私无畏奉马列的楷模——缅怀蔡仪老师[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04期

5 ;乔象钟:《蔡仪传》[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2期

6 杜书瀛;我所知道的蔡仪先生[J];新文学史料;2005年01期

7 涂途;;千丝万缕 细说蔡仪(一)[J];美与时代(下);2011年09期

8 董宏;;蔡仪形象思维说初探[J];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9 应必诚;关于典型的阶级性问题——与蔡仪同志商榷[J];复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64年02期

10 张国民;;蔡仪学术讨论会纪要[J];文学评论;199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俊;;蔡仪美学思想的当代学术价值和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 许志英;蔡仪的人格魅力[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师雅惠;继承发展前辈学者的美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师雅惠;蔡仪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6年

4 马驰;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蔡仪先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刘仰东;美学背后的人生片断[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师雅惠;用唯物辩证法阐明美与认识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南开大学哲学系 薛富兴;蔡仪:主观主义传统中的美学“异调”[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毛崇杰;蔡仪美学思想的坚实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钱竞;一位在左翼营垒中具有独立个性的美学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吴予敏;铮铮风骨论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炫;自然何以为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蔡仪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2 彭爽;蔡仪前期美学思想探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3 江姗;蔡仪文艺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巩勇;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63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63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9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