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心灵的宁静
发布时间:2017-09-04 00:18
本文关键词:爱与心灵的宁静
【摘要】: 爱是一种幸福的人生体验,美育从本质上也是一种爱的教育。它能唤起人内心对爱的体悟,从而获得审美体验。音乐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媒介,它直接针对人的心灵世界,能真切、深刻的传递情感,体现爱的本质。本论文以世界音乐文化领域里一朵绚丽的奇葩——摇篮曲为考察对象,结合音乐和美育等学科知识,论述摇篮曲在情感陶冶、净化心灵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论文先以摇篮曲的起源入题,从宏观上将中外摇篮曲进行归纳,论述其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发展特点,运用音乐美学理论,从乐曲、歌词、表演三个方面细致地分析了摇篮曲的审美特征,挖掘它艺术化的本质。接着,以摇篮曲的审美属性为基点,探析摇篮曲对学前儿童的美育意义,旨在强调摇篮曲对婴儿和幼儿的音乐启蒙作用,并对摇篮曲如何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发挥美育价值,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最后,针对当代人的异化生存状态,论述摇篮曲对主体心灵和情感的净化作用,逐层解读摇篮曲所体现的审美境界——引纯净之思、激博爱之心、寻回归之旅。作为一曲生命之歌,摇篮曲唤起了人内心的审美情感,激活人的生命体验,为人类寻觅到了一个怡情静心的栖息之所。 摇篮曲发展到当代,受到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一度呈现繁荣和创新的局面。然而,生存空间的狭小直接导致了摇篮曲的失传,人们价值观的偏离致使摇篮曲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断裂。因此,论文就保护和传承摇篮曲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期它在当代能重新绽放其夺目的光彩。
【关键词】:摇篮曲 音乐审美 音乐教育 美育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一章 享誉世界的人间天籁——摇篮曲的发展及审美分析6-22
- 一、摇篮曲概述7-13
- 二、摇篮曲的审美特征13-22
- 第二章 化育一生的音乐启蒙——摇篮曲对学前儿童的美育意义22-36
- 一、摇篮曲对婴儿的美育意义22-26
- 二、摇篮曲对幼儿的美育意义26-36
- 第三章 净化心灵的音乐殿堂——摇篮曲体现的审美境界36-46
- 一、引纯净之思36-39
- 二、激博爱之心39-42
- 三、寻回归之旅42-46
- 结语46-50
- 参考文献50-54
- 后记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建华;;生命的超越——从“复归于婴儿”到“死而不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家菊;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方法谈[J];安徽教育;2000年11期
3 丛大川;马克思的博爱观——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霍艳芳;刘云艳;;幼儿入园压力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J];当代学前教育;2009年02期
5 宫莉;许燕;刘永恒;;关于幼儿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07期
6 张晓楠;;美育——早期教育重要的一环[J];父母必读;1993年11期
7 于亚欣;;摇篮曲体裁的声乐作品情感的表达[J];各界文论;2006年12期
8 李俊;在多元智能中发展音乐智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冯德全;论零岁开始的早期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10 印晓红;从大众审美文化的二重性谈审美教育新概念[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卫国;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海;生存困境与审美突围[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8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8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