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周作人生存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00:39

  本文关键词:周作人生存美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周作人 生存独特性 生存美学


【摘要】: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思想革命的主将,他作为精英知识分子活跃在中国最为特殊的那个时期。本文就是要拨开宏大的历史云雾,观照周作人的个体生存选择,从认知与审美上探究他的生存体验的独特性,以期通过重新审视周作人的生存美学实践之路,来填补中国现代生存美学理论的空白,并且对当代人如何审美地生存起到必要的提示作用。 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周作人生存美学问题提出及其意义加以概括,并对周作人生存美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学术界虽未见直接以周作人生存美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对周作人的“人学”思想和散文艺术的研究中早已表现出生存论意义上的美学思想探究,对这些细碎的生存之美的辉光加以汇聚,会为周作人生存美学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一个可以继续开掘的始基,也为研究走向纵深提供了方向。 在确定研究方向后,正文开始论述周作人生存美学的个人主义特点和生成原因。周作人这一独特的生存观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来自外部的中国内外交困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跟周作人自身的个性和生活经历有关。周作人学贯中西,他从两希文化中汲取了知,从日本文化中寻得了情,更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意作为他生存美学思想的根基,正是在这些中西文化交织的“杂学”作用下形成了周作人的生存的美的历程。 第二部分主要阐释周作人生存美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论述周作人是如何审美生存的。论文先从理论层面揭示了生存与美的关系,接着以此引出周作人对生存的美学诉求:合乎物理人情的美之创造的生生美学是一种对人生的透彻的了悟,对生存矛盾进行恰切的节制与均衡的中庸美学是一种质朴的处世态度,于忙碌和苦闷中求得片刻的闲暇与乐趣是跳脱宿命之囿的闲适美学的题中之义。周作人的生存之美正是在生生、中庸、闲适美学的三重作用下得到体现。 明确了周作人的生存观,就要阐释周作人生存观的独特性。周作人的思想有着一个从进化论到人道主义,最终收束于个人主义的变化轨迹,,这让周作人关注个体人的生存本身的欲望满足,精神意志升华,并且进一步思考个人如何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达到关系的圆满化,他正是在鸟兽草木虫鱼的微观世界里徜徉,以向死而生的深切觉悟向世人展示着他那真正积极的人生。 结论部分主要是发现周作人对生存美学理论的建构意义并说明他的生存美学是如何在当今依然发挥影响的。中国现代人的生存总是被从美中孤立出来,对周作人生存美学的研究就是要揭示出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不可忽视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为当下生存美学理论的建构和实践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周作人 生存独特性 生存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0.1 周作人生存美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0-11
  • 0.2 周作人生存美学研究综述11-15
  • 0.3 周作人生存美学研究的创新之处15-16
  • 1 周作人的生存观及其生成原因16-24
  • 1.1 周作人独特的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生存观16-18
  • 1.2 周作人独特生存观的生成原因18-24
  • 1.2.1 外国文化思想对周作人的影响18-21
  • 1.2.2 中国儒释道思想对周作人生存美学的影响21-24
  • 2 周作人生存美学的基本内容24-30
  • 2.1 生生美学:生存是合乎物理人情的美的创造24-25
  • 2.2 中庸美学:生存是恰切的节制与均衡25-27
  • 2.3 闲适美学:生存是忙里偷闲与苦中作乐27-30
  • 3 周作人生存美学的特点——矛盾中求生存30-42
  • 3.1 基于命运的思考30-32
  • 3.1.1 向死而生的觉悟30-32
  • 3.1.2 不失主观努力的“业”的思想32
  • 3.2 调和生存的“两端”32-38
  • 3.2.1 生存欲望达到兽性以上,神性未满32-35
  • 3.2.2 求生意志的平凡存在和求胜意志的超越发展的协调35-36
  • 3.2.3 利己即是利他的关系改良36-38
  • 3.3 观照鸟兽草木虫鱼的微观世界38-42
  • 4 周作人生存美学思想的局限与启示42-46
  • 4.1 周作人生存美学思想的局限42-43
  • 4.2 周作人生存美学思想的理论建构意义43-44
  • 4.3 周作人生存美学对当下生存实践的启示44-46
  • 参考文献46-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文军;周作人散文美学理论初探[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宾恩海;;周作人小品文的人生旨趣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蒋芝芸;;启蒙与审美的纠葛——周作人散文探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沈敦忠;;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风格的现代思想根源[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徐鹏绪,武侠;论周作人的人生哲学及其对文艺观和文学创作的影响(一)[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4期

6 陶丽萍;;周作人思想与散文创作的现代源流[J];兰州学刊;2006年08期

7 尹东升;东西文化汇流中的抉择——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形成与西方文学的关系[J];前沿;2005年04期

8 葛红兵;“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研究[J];求是学刊;1999年05期

9 李旭;论“趣”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态[J];学习与探索;2000年04期

10 关峰;;生活的本文——试论周作人的内面世界[J];殷都学刊;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788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88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