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审美生境与艺术人生的并生与对生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审美生境与艺术人生的并生与对生
【摘要】:少数民族艺术人生与审美生境的并生与对生,是其重要的审美特质与生态规律。艺术人生与审美生境是少数民族现实生存与审美创造的构成要素,由适应阶段的相吸相引、相适相宜、相聚相和,到调整阶段的聚形对生、同构对生、耦合对生,既显示了少数民族审美生境与艺术人生的逻辑展开与层次递进,也是促成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整生的重要法则。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艺术人生 审美生境 并生 对生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XJC751002)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98503yws0216)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无论是发轫于环境美学的西方生态美学,还是发端于生态文艺学的中国生态美学,都有其现实的功能性价值,其最终目的都旨在重建和谐有序的生态系统,并在此中实现审美化的现实生存与诗意人生的耦合发展。少数民族生存环境有多层次的界定,与其日常生活相关部分,多呈现出审美化倾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德性品质的审美体现[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2 庄丽娥;;厦门地域性建筑创作特征探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3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4 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尹俊燕;;语文教育中悲剧艺术的审美学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6 安盈盈;;中国古典绘画审美形态的气韵嬗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洪拓青;;风景油画中色彩的情感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李士奇;;《诗经·关雎》的多角度审美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9 阿运锋;王倩;;“只有人是美的”——尼采美学观浅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10 张斌;;关于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修永;;从焦虑体验的角度看表现主义的审美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磊;沈科进;;色彩调和理论探究[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王佩环;景观概念设计中审美重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7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陈玄巍;木版画的刀法与表现[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10 刁建新;文化传承与多元化建筑创作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耿鑫瑶;用情勾画灵魂的表现艺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晶;具象绘画的抽象意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欣妍;论中国民间美术对现代版画创作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苗红润;融合抽象画特质的版画创作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雷群;欧洲中世纪圣像画的形式语言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虹;软装饰之于室内空间设计的语义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玲,李红宪,王洪彪;论文学的审美作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潘德铭;变艺术人生的原动力——画家陆广雄剪影[J];福建艺术;2001年04期
3 尚长荣;我的艺术人生——在第二届白玉兰艺术论坛上的演讲[J];上海戏剧;2005年01期
4 高建国;;有准备才有成功——从朱军的书《时刻准备着》谈起[J];电视研究;2005年02期
5 乔桥;;你不能只为别人鼓掌[J];才智;2006年03期
6 刘德铭;;她感动了《艺术人生》[J];协商论坛;2010年02期
7 孟秋;戏剧元素在谈话节目中的运用——关于《艺术人生》的节目构思[J];电视研究;2003年06期
8 林梅;乘着歌声的翅膀——民进会员张莉艺术人生的辉煌时刻[J];四川统一战线;2003年01期
9 詹国枢;想得开[J];经济;2005年05期
10 钟耕略;艺术人生与人生艺术 纽约25年艺术创作经历与感想——艺海随思录之十七[J];美术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南;;探索访谈类节目的改革之路——由《艺术人生》栏目引出的思考[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章青;;徐庶之先生的艺术人生——解读《徐庶之画集》[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3 何廉;;怀念徐庶之先生[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4 音讯;毕铭;;何仿与他的音乐作品[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5 杨丽;;寻找人物演播室访谈节目的“第二落点”[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6 ;香港中厦建筑国际有限公司 香港大厦艺术文化有限公司[A];华南地区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广州)研讨会文集[C];2008年
7 汤子凤;;一生被爱与痛苦缠绕的女人——墨西哥传奇女画家弗莉达·卡洛的艺术人生[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汪沛;;在权力与欲望的祭坛上——毕飞宇中篇小说《玉米》、《玉秀》之解读[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炜;;观点的自由市场——浅析网络谈话节目的生存策略[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欧阳维;;为戏剧奋斗一生[A];欧阳予倩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秋莎;作家作客《艺术人生》畅谈坚信与成长[N];文艺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魏国林;独立书斋啸晚风[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古稀老人的艺术人生[N];山西日报;2004年
4 焦国标;对《艺术人生》的中性表态[N];文汇报;2003年
5 通讯员 李国庆;黄自廉的艺术人生[N];云南日报;2004年
6 学武 晓峰 张晶;在文艺路上辛勤耕耘[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马建绪 马蕊;故乡的文化情怀[N];榆林日报;2010年
8 包国清;饱蘸翰墨书华彩[N];通辽日报;2009年
9 文蓝;朱军:用善良和真诚营造《艺术人生》[N];重庆日报;2002年
10 张光茫;艺术大师的风骨[N];吉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基玫;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翟鹏玉;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D];云南大学;2012年
3 张晚林;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莎;《艺术人生》与《咏乐汇》会话分析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树玲;丰子恺艺术美学思想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明静;《流云》:宗白华生命美学的感性呈现[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妮;论《庄子》的悲悯意识[D];江南大学;2009年
5 白雪;对生·共生·整生[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 胡翔翔;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李艳华;玉米叶序调控相关基因ZMedp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8 孙辉;吴雁泽歌唱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易钟林;试论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特色与价值[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张倩;央视谈话类节目竞争力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59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599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