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周易》对两汉经学美学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略论《周易》对两汉经学美学的影响
【摘要】:两汉是经学繁兴的时代,是易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美学承上启下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回顾易学在两汉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发现《周易》经传对两汉易学美学的影响至为深刻,尤其是汉代易学家的革新精神与创新成果,影响了汉代审美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体现了对《周易》"中正和谐"审美观的坚持与创新。此外,在《春秋繁露》和《白虎通义》中,中和之美已然成为汉代经学家们共同认可的核心审美观。《白虎通义》融合今、古文经学的观点,试图运用阴阳五行理论和汉代象数易学的思维方法,以中和之美作为最高审美价值观,来规范经学研读者乃至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审美思维与方式,充分体现《周易》经传确实对它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周易 两汉 经学 美学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中和之美:《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史论”(2014 BWY008)
【分类号】:B221;B83-092
【正文快照】: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在先秦时期都经历了诞生和流传发展的阶段,并以强有力的传衍方式进入汉代。在秦汉之际,易学传承线路逐渐由少及多,使西汉的易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值得关注的是,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使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怀荣;评《〈史记〉与今古文经学》[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董文玉;;略谈“今古文经学”[J];现代语文;2006年05期
3 焦中信;;略论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J];魅力中国;2009年01期
4 程勇;略论汉代古文经学的制度构想与文论视野[J];齐鲁学刊;2005年02期
5 蔡方鹿;;蒙文通的今古文经学观[J];齐鲁学刊;2006年03期
6 黄丽丽;;试论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性质[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7 王雪;;汉代古文经学及其批判意识[J];唐都学刊;2009年04期
8 温亚丽;;两汉经学发展探微[J];人民论坛;2011年08期
9 王刚;;制度与转型:文献学视野下的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J];南都学坛;2011年02期
10 王紫微;;古文经学与汉代礼制建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日新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融汇与创新:三国时期的“荆州学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潘少平;阐释史料背后的真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旭辉;清代今古文经学的更迭与文学嬗变[D];苏州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难;今、古文经学历史观的不同及其成因[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2 朱翠翠;《左传》与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D];聊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2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623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