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想象与情感——论休谟的美学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7 03:27

  本文关键词:想象与情感——论休谟的美学及其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休谟 情感 想象 世纪英国美学


【摘要】:在经验主义美学的形成和成熟过程中,休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发扬了夏夫兹博里确立的情感主义传统,把情感看作是人的本性,又以经验主义的方法系统描述了情感的规律。在人性科学的体系中,休谟将作为一种非功利的情感的美给予了准确的界定,同时,也用想象这一概念清晰地描述了美的原因和规律。在他的影响下,18世纪英国涌现出了一系列系统的美学著作,它们围绕情感和想象共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审美心理学,这成为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一大特色。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休谟 情感 想象 世纪英国美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八世纪英国美学学派研究”(11CZX073)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在18世纪英国,夏夫兹博里是第一个关注美的作家,他指出美源于支配整个宇宙和人类社会的神圣精神,同时,对这种美的知觉不依赖于外在感官,而是需要一种内在直觉能力和非功利的态度。当知觉到美时,人心中便产生一种特殊的快乐,它不同于由感官欲望的满足和占有外物获得的快乐,正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金刚;;休谟的政治社会理论[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金;休谟问题及休谟的解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顿新国;从绿蓝问题看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解决[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姜智红;;休谟怀疑主义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陶富源;物质概念三种涵义的区别及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王建文;;论产权制度的伦理意蕴[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罗本琦;司法公正的实质及价值评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关巍;;休谟对理性主义道德论的反驳和情感主义道德论的建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杨伟清;;社会公德:范围与特征[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其荣;;唯科学主义:基本特征、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欧阳恩钱;钭晓东;;论海洋灾害的适应:从环境保护与灾害应对法制统筹展开[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10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义颖;休谟的技术观剖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彭光灿;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野下的人本管理理论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卫方方;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才勇;休谟与博克论美思想之比较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2 赵修义;试论休谟的经济伦理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谭娅;休谟论美感根源[J];韶关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隋欣卉;关凤影;衣宪伟;;审美标准两个维度的断裂——论休谟美学审美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5 胡江飞;;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前期思想之主导倾向[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彭立勋;论休谟的美学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朱克玲;;试论审美感受中的想象[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8 吴斧平;评休谟审美趣味的标准[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9 刘大涛;;论休谟的“审美愉悦说”[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魏清花;王雄刚;;休谟经验主义美学观[J];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宛小平;;金岳霖《知识论》中的美学思想初探[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军海;美育三阶:善感、趣味与境界[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翁海贞;趣味标准问题:休谟、康德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殷燕;在麦金太尔美德伦理视阈下的一种整合[D];浙江大学;2010年

3 陈莹;论萨特的存在主义想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7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67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5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