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中的孔子“仁学”思想
本文关键词:试论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中的孔子“仁学”思想
【摘要】:以"孝弟"为"仁"之根本的孔子仁学,从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伦道德的践履出发,把我们须臾不能离开的日常人伦和日常的行为上升到一种道德境界之中,这种道德境界是我们日常行为的践履也是日常生活境界的升华,这种美与善相联的境界也是伦理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孔子"仁学"思想表达的是一种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境界。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孔子仁学 道德境界 审美境界
【分类号】:B83-092;B222.2
【正文快照】: 《论语》中记载的大多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论和他们的日常行为。从表面上来看,这只是一些关于日常人伦的基本准则和如何做人的平常浅显的道理。故而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曾说:“孔子《论语》里面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那里都可以找得到,在那一个民族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朱世英;“中庸”的社会影响与文学效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9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孟庆雷;;儒家的尚“中”与道家的崇“大”——儒道和谐观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卫红;;绝弃“仁义”之后——老、庄的道德教育在哪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闵仕君;;论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学建构[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8 刘立光;;汉画像中人物图像的美学特点[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建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游审美观[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玉勤;;《画语录》:绘画意境论之集大成者[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英;;二程论“圣贤气象”的不同[J];名作欣赏;2010年02期
2 徐国亮;;冯友兰人生四境界的现代意蕴[J];学海;2007年05期
3 周春兰;;论孔子之孝的三层境界[J];前沿;2010年17期
4 栾海燕;;论《西铭》的美学思想[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周春鹏;陈吉利;;简议杨墨的功利境界[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吴学满;唐晖;;道德与天地:论新理学“境界”之如何可能——兼与邓联合博士商榷[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4期
7 吴学满;唐晖;;道德与天地:论新理学“境界”之如何可能——兼答邓联合博士的一个问题[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张世英;道家与审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赵n,
本文编号:867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672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