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学视域中的环境观
本文关键词:环境美学视域中的环境观
【摘要】:环境概念是环境美学理论体系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决定着环境美的性质、环境审美活动、环境审美体验和环境审美追求。中外环境美学学术界存在着几种截然不同的环境观,分别是传统的客体环境观,约·瑟帕玛、斯坦·伽德洛维奇、斋藤百合子等学者的主客体结合的环境观,阿诺德·柏林特融实用主义一元论、现象学和文化生态学于一体的大环境观,罗尔斯顿的现象学环境观,陈望衡存在主义结合实践论的环境观。研究学界环境观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博取各家之长,推动环境美学的生态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深层次结合,推动环境美学的理论创新和环境保护的开展。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关键词】: 环境美学 环境观 西学东渐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编号为“GD14XZX05”
【分类号】:B834.2
【正文快照】: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高涨,环境美学学科也在蓬勃发展。但是作为环境美学基本概念的“环境”,在中外学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不同的环境概念决定了其环境美的性质、环境审美活动、环境审美感受、环境审美追求的差异,因此甄别分析这些环境概念,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贵梅;贾丹丹;;生态批评视域下《圣经》中的生态书写研究——以《路得记》文本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许雁冰;;“社会城市”意象——霍华德规划理论中城市社会化的环境营造[J];创意与设计;2014年03期
3 郭亚红;;“否定美学”视域下的环境宜居城市理论研究[J];城市地理;2014年12期
4 程相占;;环境美学的理论创新与美学的三重转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李飞;;中国古代自然概念与Nature关系之再检讨——以《周易正义》为个案[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6 祝燕琴;滕佳华;;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策略研究——以江苏常州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7 闫云霄;;苏北发展创意经济的城市基础[J];今传媒;2015年06期
8 赵光磊;;环境和生活:西方美学新潮下的教育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9 冯睿;;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表现之水墨意境[J];国画家;2015年04期
10 王晓燕;李新亮;;构建生态城市的家园感——以承德为例[J];环境与生活;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耿红;刘敏;赵云鹏;史旭荣;张世杰;刘玉斌;;环境美学理论视域下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四章)[C];2014年
2 杨斌;陈晓键;;人居环境美学角度反思历史文化城市规划[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 城市文化)[C];2014年
3 张进;;物质性、活态空间、地方意识与天气美学[A];第三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耿红;史旭荣;张润平;赵云鹏;刘玉斌;张世杰;任建光;李硕;;大同云冈石窟景区的环境美学分析[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昱;“游”:魏晋山水审美内涵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宋艳霞;阿诺德·伯林特审美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沙凯;苏珊·朗格符号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显凤;生态视野中的民国旅苏游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健;大地艺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张惠青;可持续能源景观审美创作范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李夙;城市美学探赜[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振威;风景公共利益及保护[D];清华大学;2013年
9 张超;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建伟;古典园林的生态美学意韵及其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会方;阿普拉顿景观美学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曹良芬;环境美学视角下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初探[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4 王明;滨水区旧建筑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5 罗翔;中国炎帝陵风景名胜区m#水河生态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6 方美清;农田景观设计构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7 刘芬;今道友信自然美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8 张婷;环境美学视域下的龙门阁景区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何丽姣;“融入野地”的绿色遥思[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符宇峰;宫崎骏动画电影“共生”意蕴解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雄;;环境美学的建构性考察[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2 陈望衡;;试论农业审美愿景——新农村建设与环境美学[J];江淮论坛;2012年02期
3 聂春华;;试论环境美学中的身体问题[J];中州学刊;2012年05期
4 陈望衡;;环境美学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N.费希尔,刘可欣;从美育到环境美学[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6 赵冬初,李连英;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贡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王卫东;环境美学的学科定位[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4期
8 彭锋;环境美学的兴起与自然美的难题[J];哲学动态;2005年06期
9 陈李波;;环境美学研究的新维度[J];理论月刊;2006年05期
10 陈望衡;陈李波;;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环境美学的新视界[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望衡;;培植一种环境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李丽;唐猛;;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希;环境美:用感官去体验,还是用理性去分析?[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刘蓓;西方环境美学理论[N];文艺报;2004年
3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赵秀福;天地有大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擎昊;论环境美学与当代人的生存境遇[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2 范昌丽;秦汉环境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馨尹;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思想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露;“在场”审美经验下的场所营造方式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869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692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