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审美泛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00:16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审美泛化问题研究
【摘要】: 在全球化境遇和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当代中国正在“遭遇”一场审美的泛化突变。当代中国审美泛化是以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双向互动——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为表征的,其产生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机缘。可以说,消费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在中国的蔓延,为其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中国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为其提供了现实的得以滋生的土壤;媒介革命与文化产业的兴起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广阔的话语天地。因此,可以说,当代中国审美泛化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合理性的。 然而,用美学的力量去彻底为这一审美图景欢呼,难免会消解了美学的批判力量。本文并不旨在赞颂这一审美景观的出现,而是持审慎的批判的态度,在正视当代审美泛化现象的同时,分析其显著特征,揭示其在本土语境下潜在的审美异化性指向,反思由于其缺失理性、退隐诗性和重功利性而引起的审美精神的失落,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关注美育在当代重构审美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以期使当代人能够在现实和精神两个维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真正的审美的生活。
【关键词】:审美泛化 异化性 审美精神 美育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内容提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7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审美泛化的表征及其发生机缘7-16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审美泛化的表征7-10
- 一、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7-9
- 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9-10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审美泛化的发生机缘10-16
- 一、消费主义的出现11-12
- 二、后现代思潮在中国12-13
- 三、大众文化的发展13-14
- 四、大众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发展14-16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审美泛化的特征及其潜在异化性16-24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审美泛化的特征16-19
- 一、视觉形象的泛化16-17
- 二、身体的泛化17-19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审美泛化的潜在异化性19-24
- 一、理性的缺失19-21
- 二、诗性的退隐21-22
- 三、资本的“阴谋”22-24
- 第三章 审美精神的失落与复归策略24-33
- 第一节 审美精神的失落24-25
- 第二节 复归审美精神的美育策略25-33
- 一、美育策略的理论溯源26-28
- 二、美育策略的现实依据28-33
- 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8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38-39
- 致谢39-4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华章;“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变异[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于璐璐;“小资”大学生的审美趣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莎;当代日常生活之“立美”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2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722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