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柏拉图“Eros”理论的美学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18 07:06

  本文关键词:柏拉图“Eros”理论的美学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Eros 爱欲 爱神 柏拉图 会饮


【摘要】:"Eros"音译为"爱若斯"或"厄洛斯",在古希腊有两种含义:爱欲和爱神。作为"爱神"的"Eros",是介于有知与无知之间、神与人之间的大精灵、传语者。作为"爱欲"的"Eros",是凭借美来孕育和生殖的一种欲望,并且"爱欲"是一种原发的动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对永恒世界的不懈追求。柏拉图虽然坚持追求永恒不变的相的世界,但是他并没有忽视对感性世界的研究。相反,他认为追求美本身是在"爱欲"的冲动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柏拉图"Eros"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它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沟通了永恒的相的世界和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Eros 爱欲 爱神 柏拉图 会饮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Eros”的定义和来源是宗教仪式均决口不提爱神的起源”[2]。“Eros”(汉语音译为“爱若斯”或“厄洛斯”,本文采用前可见,“爱若斯”的起源问题非常复杂和神秘,因为神话传者)一词在古希腊有两种含义:爱欲和爱神。刘小枫对“Eros”说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沉;柏拉图的自我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高常营,李正梅;试析柏拉图对“知识合法性”的逻辑论证[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银兵;简析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悲剧精神[J];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崔子修;和谐的追寻:柏拉图《政治家》中的德性和谐思想演绎[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5 蓝国桥;从后现代的角度看柏拉图的艺术观[J];学术研究;2004年05期

6 姜宇辉;肉体与记忆——柏拉图《斐里布》诠释[J];北方论丛;2004年03期

7 曾裕华;哲学与政治:对柏拉图政治哲学的解释[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靳松;史献明;;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期

9 李衍柱;;相:柏拉图诗学与美学思想方法论的元点——《柏拉图全集》阅读札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苏华;刘希裕;;柏拉图认识论图式评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草;;早期欧陆哲学视域下的神正论:从柏拉图到康德[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二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伟珍;完整权威的柏拉图著作[N];人民日报;2003年

2 贾玉峰;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N];陕西日报;2002年

3 张巍;柏拉图为何写作对话录[N];文汇报;2011年

4 陆扬 复旦大学中文系;柏拉图笔下的狄奥提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厦门大学哲学系、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陈嘉明;“一”与“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林圭文;梅花雪中开 傲霜散清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仇方迎 通讯员 薛建团;清华文科:让你心驰神往[N];科技日报;2004年

8 唐文佩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与近代西方科学的兴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孝根;柏拉图对话文体与思想创制之关系[D];浙江大学;2009年

2 吴新民;柏拉图的惩罚理论[D];浙江大学;2007年

3 姚振强;柏拉图—斯宾诺莎哲学中的理性与生存[D];浙江大学;2004年

4 申林;柏拉图的正义理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宋继杰;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周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存在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余永林;技术式的沉思[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嘉;试辩“柏拉图非诗”[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余;柏拉图著作中的数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田晓瑜;柏拉图摹仿说的现代阐释[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4 赵明;柏拉图科学技术理性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广西大学;2008年

5 闫哲;柏拉图的哲学—教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6 徐景文;论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7 韩笑莲;从理性化到乌托邦[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谢荣珍;柏拉图的社会和谐观[D];湘潭大学;2009年

9 满亮;关于柏拉图正义理念的伦理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煌明;理念与天理——柏拉图与朱熹[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74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74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