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美学史应当怎样写:历程、类型、争论

发布时间:2017-09-18 09:18

  本文关键词:中国美学史应当怎样写:历程、类型、争论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美学史 美学史写作 美学原理 世纪初 宗白华 中国审美文化 写作模式 美学问题 王国维 刘师培


【摘要】:正一面停滞两面演进:中国美学史写作的艰难与曲折中国美学史的写作,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刘师培、梁启超开始,百多年来,其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的两面演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通史写作。自aesthetics从西方东传,初始在日本继而在中国被定译为"美学"之后,美学原理和美学史的写作由之开始,美学原理的写作因为有西方样板,很快顺利展开,自萧公弼《美学概论》(未写完,连载于1917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中国美学史 美学史写作 美学原理 世纪初 宗白华 中国审美文化 写作模式 美学问题 王国维 刘师培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一面停滞两面演进:中国美学史写作的艰难与曲折中国美学史的写作,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刘师培、梁启超开始,百多年来,其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的两面演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通史写作。自aesthetics从西方东传,初始在日本继而在中国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书堂;;中国美学研究的纯粹性批判与整体性建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王振复;;一个“布衣学者”的学术自述[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3 吴海庆;;论早期吴越审美文化中的江湖与剑道——以《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世德;;刘再复论李泽厚美学思想的重大意义——读刘再复新著的心得体会[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5 赵洋;;感性的超越与当下的顿悟——张彦远“妙悟”观的再审视[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6 郭勇健;;在传统文论与现代美学之间——梁启超美学思想新探[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7 曹佳丽;;浅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表现性特质[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志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观念更新及路径创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向峰;;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学史的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对美的本质、中国美学史等问题进行座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5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6 薛富兴;;中国美学深化的三个问题[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全国美学会议分别召开高校美学教学和造型艺术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8 郭沫若;;致中国美学史资料编选组(一函)[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9 李庆本;;美学史方法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在昆明召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平;中国美学三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徐宗文;美学与“诗性的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高建平;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建构[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记者 韩晓玲;执著追求“精神的美”[N];湖北日报;2011年

5 上海市美学学会 刘阳 整理;当代美学,不能破坏性大于建设性[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王毅 傅晓微;“充实之谓美”是儒家美论么?[N];文艺报;2005年

7 小雷;山西美学学会学术研究成果丰硕[N];太原日报;2011年

8 李松;实践美学研究的成就[N];光明日报;2007年

9 董刚;“隐秀”美学观的成熟与中古自然主义哲学的兴盛[N];贵州政协报;2006年

10 金莹;蒋孔阳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举行[N];文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学春;“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王丽;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传友;清代实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5 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修建;名士风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韩振华;王船山美学基础[D];复旦大学;2007年

8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潇婧;中国美学精髓[D];安徽大学;2007年

2 蒋信伟;老子“五玄”的美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薛显超;论“游”——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李长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圣静;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清”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杰;魏晋士人的理想人格建构[D];郑州大学;2007年

7 张鑫;宗白华中西比较中的“世界美学”视野[D];西北大学;2006年

8 卢花;论魏晋美学中的自然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金玲;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特征的现代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董友;荀子审美心理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4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74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9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