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实践美学研究的新创获——评石长平博士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00:31

  本文关键词:实践美学研究的新创获——评石长平博士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实践美学 刘纲纪 实践本体论 理论创获


【摘要】:《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研究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旁征博引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整而系统地分析了这一美学思想,准确评价了刘纲纪美学思想的理论品格与学术贡献,同时指出了其理论局限性,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实事求是精神。这部专著对刘纲纪美学思想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最全面、最系统、最完整的研究成果,它也是研究实践美学的创新成果,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它也给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深刻、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实践美学 刘纲纪 实践本体论 理论创获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实践美学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学说,是中国美学家所创立的具有原创性的美学理论。它从美学的本体论到诸多具体问题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解释,其理论视野宏阔,论述高屋建瓴,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同时,作为20世纪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美学学说,实践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耀威;;“俗”与“不和”——作为中国美学发展的一种动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2 孙刚;王涛;;现代散打运动的审美阐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李敏;;艺术与科学的交点——现代艺术设计在科学上的应用[J];包装世界;2009年03期

4 徐奇;;浅析美术教学中绘画的再现与表现[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年04期

5 郎济明;;艺术情感论[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9期

6 马武定;城市美学之二[J];规划师;2000年05期

7 马武定;城市美学之三[J];规划师;2000年06期

8 余永红;;中国传统人格类型与绘画艺术审美特色[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4期

9 李世涛;实践美学观的产生及其引发的争论——从对立、排斥走向对话、汇通之一[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0 黄健云;;从实践、创造实践到自由与和谐——论新实践美学的发展历程[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2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吴松;中国武术的艺术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杜磊;古代文论“韵”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完硕;宋代画论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陈月浩;西方当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创作的影响的若干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付晓青;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小明;湟中农民画的民俗文化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叶新美;浙江绘画的形式语言与视觉心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侯建敏;关良绘画艺术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赵子越;中国当代油画的表现主义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郝继萍;现代书籍设计材料语言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翠萍;东西方艺术设计本质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吕杰锋;数字化艺术设计略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易西多;城市景观的造型原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陆江艳;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铁惠;;刘纲纪:贵州普定走出的美学名家[J];当代贵州;2006年01期

2 华f ;超越实践美学:当代中国美学建设的首要任务─兼评刘纲纪先生实践美学观的人本主义哲学基础[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3 石长平;;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建构的历史语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石长平;;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形态和体系结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石长平;;实践本体论美学的艺术类型学理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史云青;;实践美学家之实践观分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09期

7 张黔;心理化——实践美学发展的一条线索[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刘纲纪;石长平;;刘纲纪教授访谈录[J];美与时代;2007年07期

9 张梦中;;实践美学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J];美与时代;2008年01期

10 曾永成;“后实践美学”:前进还是倒退?——对世纪之交中国美学理论走向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林朝霞;;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的发展与困境——评朱立元《简论实践存在论美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晓春;熊良智;;从中国传统本然美学看实践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7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玉能;;实践的超越性与审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李效辉;;我国体育美学研究现状、困境与发展方向[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继往开来 锐意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李松;实践美学研究的成就[N];光明日报;2007年

3 彭公亮;内在视域的“实践美学”新构建[N];文艺报;2008年

4 记者 韩晓玲;执著追求“精神的美”[N];湖北日报;201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上海市美学学会 刘阳 整理;当代美学,不能破坏性大于建设性[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曲水流觞;《书法美学论纲》是抄袭的拼盘[N];美术报;2008年

8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9 肖航 孙劲松 整理;聚焦国学学科体系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通讯员 王怀民邋杨淑娟;武汉大学拟设国学博士点[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2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5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8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付书朋;实践美学自然美论的反思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婷;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王丽;生命美学的理论价值和局限[D];山东大学;2005年

6 宋妍;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概述[D];厦门大学;2007年

7 祝勤;情感的回归[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梁玉水;实践美学与认知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当代中国美学状况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9 郭宾;浅析人类的艺术创造[D];山西大学;2005年

10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8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78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e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