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审美新探——兼对“科学技术美”做初步探索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审美新探——兼对“科学技术美”做初步探索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语境中,科学技术能够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使我国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精神和审美风范的崭新的发展模式。广大人民群众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审美欣赏既是当代的,也是富有想象力甚至是超前的。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心理教研室;
【关键词】: 科学技术美 社会审美 经济审美
【分类号】:B832.1
【正文快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美是人类的更高境界的需求和追求,美标志着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的高质量。就人的主观方面而言,审美既具有显性状态下的无功利,又具有隐性状态下的有功利。即是说,从表面上看,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没有明显的追求功名和利益的目的,然而,通过感受大自然的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君丽;;20世纪以来工业化对审美意识的消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2 马征;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重性及社会审美教育[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靳义增;论文学的审美本质[J];南都学坛;1993年01期
4 郁源 ,张皓;论文学审美意识与审美感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5 李新市;;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美与时代(下);2011年10期
6 王元骧;;艺术特性与艺术规律[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3期
7 潘智彪;论人的审美社会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李强;;培育群众审美能力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J];艺术教育;2007年06期
9 徐岿然;;复杂实践情景中理性的多维渗透与自反——论贝克和吉登斯社会学自反性观念的哲学意义[J];哲学动态;2009年06期
10 韩宝科;;生态“真、善、美”——哲学视阈中的低碳模式[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利华;和谐社会的美学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冯宪光;和谐社会建设与审美意识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本文编号:886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868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