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学与中国美学:范式、问题和史料——一个论纲或断想

发布时间:2017-09-20 19:24

  本文关键词:美学与中国美学:范式、问题和史料——一个论纲或断想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美学 美学本体论 西方美学 学术体系 现代文明 论纲 美学理论 人类社会 中国哲学史 世界主流


【摘要】:正一、美学与西方美学以古希腊为源头经过中世纪而建立的近代西方学术体系,今日已经成为整个世界主流学术体系。人类社会的现代文明从物质生活、社会制度到精神思想,大体上是近代西方学术体系的产物,并与这个体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现代文明社会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以及管理体系,保障这种西方体系学术的传播和再生产。因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中国美学;美学本体论;西方美学;学术体系;现代文明;论纲;美学理论;人类社会;中国哲学史;世界主流;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一、美学与西方美学以古希腊为源头经过中世纪而建立的近代西方学术体系,今日已经成为整个世界主流学术体系。人类社会的现代文明从物质生活、社会制度到精神思想,大体上是近代西方学术体系的产物,并与这个体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现代文明社会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现代教育、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必恒;;我国艺术学的体系成因与呈现形态[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2 凌继尧,方丽U;论我国早期的艺术学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徐习文;;论马采构建艺术学科的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王谦;;艺术学的研究对象[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于向东;;宗教艺术学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张泽鸿;;论宗白华的艺术史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傅小凡;周克浩;;近百年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三个转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孙慧佳;;一般艺术学研究界域与研究方法综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凌继尧;;中国艺术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10 张纯纲;;马采美学历程论[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凌继尧;;中国艺术批评史的研究对象[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海波;一兵双刃:音乐与文学之比较及基本关系定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陈见东;中国古代画论逻辑结构论[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3 关红实;在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情境中的吕斯百[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吕少卿;承传与演进[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5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淑敏;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韩超;艺术精神的反拨与升华[D];苏州大学;2008年

8 易菲;六朝山水画论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潘倚剑;笔墨与中国书画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刘建平;“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方方;胡适的中国思想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刘程程;侯外庐清代学人研究的再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唐利;生命的律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阳;马采的生命美学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史爱兵;宗白华对中国艺术学的几点重大贡献[D];河北大学;2003年

6 贾静;试论玛克斯·德索的艺术科学论[D];河北大学;2004年

7 王莉丽;文学化哲学初论[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白光;方克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述评[D];天津大学;2007年

9 唐云;美术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苑坤;试论神仙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其昌;中国美学百年回顾[J];学术研究;2000年06期

2 章建刚;回眸现代中国美学巨匠[J];读书;2000年05期

3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体论阐释[J];社会科学;2001年11期

4 王美津;中国美学与民族艺术学术讨论会综述[J];思想战线;2001年02期

5 邢建昌;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1期

6 罗筠筠;《中国美学与民族艺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1年03期

7 杨春时;21世纪中国美学:抵抗“散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8 黄忠顺;评李旭《中国美学主干思想》[J];河北学刊;2001年04期

9 高松年;叙事嬗变与观念侵入——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动力[J];文艺评论;2001年01期

10 王德胜;百年中国美学:知识背景及其他——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特性的思考[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胡家祥;;中国美学的“理”观念述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3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学术问题[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薛富兴;;中国美学深化的三个问题[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德胜;;走过世纪:中国美学的过去与现在——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及当前研究问题的几点思考[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8 王德胜;;美学:知识背景及其他——对百年中国美学学术特性的一种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张玉能;;中国美学如何跨入21世纪[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平;中国美学三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郝欣;中国美学面临现代转型 迎来新一轮研究热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美学家 叶朗;中国美学的弥散性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刘成纪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世界美学视野下的中国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汤拥华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文化理论创新研究中心;中国美学强调“原创性努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朱志荣;中国美学的本体诠释[N];中华读书报;2012年

9 朱志荣;中国美学的理论创新[N];文艺报;2013年

10 祝东力 章启群 王锦民;中国美学的省思[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2 宋潇婧;中国美学精髓[D];安徽大学;2007年

3 郑海瑛;中国美学现代性转换个案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闫峰;古雅在中国美学上的位置[D];暨南大学;2012年

5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6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闫金平;中国美学“神”范畴的人类文化学释义[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丁雪枫;中国古典审美之“韵”[D];青岛大学;2013年

9 文琬莹;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D];中南大学;2007年

10 黄怡鹏;“文”的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889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89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