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数字出版背景下的手机阅读审美心理探要

发布时间:2017-09-20 21:22

  本文关键词:数字出版背景下的手机阅读审美心理探要


  更多相关文章: 手机阅读 读者 审美心理


【摘要】:在数字出版时代,相较于传统阅读方式,读者审美心理呈现出个性化审美需要、瞬时性审美体验、多元化审美价值取向等新特点。对手机读者进行审美心理分析与研究,是实现手机阅读业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关键词】手机阅读 读者 审美心理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青年人群‘手机控’形成、影响机制与对策研究”(14XXW006)前期研究成果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网络美学研究”(2011QNCB2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4.3
【正文快照】: 如今,在公交站台、地铁、餐厅、会场、电梯间、走廊、卫生间等等几乎任何可站、可坐甚至可走的地方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阅读景观:读者拿着手机,旁若无人地看新闻、浏览网页、读电子书、聊天……不知是在什么时候,好像这样的阅读方式突然成了当代人最为流行的阅读时尚,相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顾晓静,王启兵;关于加强高校美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张爱红;;对中国传统美育思想“惯性”的质疑——兼论庄子美育的当代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魏莉;;以审美的结构来理解音乐的流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4 邬双;;高科技与电影美学建构及其悖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5 常琳;;论“日神精神”在文艺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谭艺方;;网络传播对审美文化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7 周海霞,杨运庚;浅论古汉语教学中的美育[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8 王炳社;;形式思维与艺术创造[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9 周震;;浅谈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借鉴中的文化自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晓玲;;《古诗十九首》审美意象特点与嬗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滕瀚;孙超;;科学活动中意象的美感承载状态对问题创造性解决的作用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春媚;;审美经验与文学现实生态的关联和互动[A];江苏省美学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7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金春平;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鞠叶辛;文化消费与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英姿;“源”文化影响下潮汕小城镇空间集约规划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远刚;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问题与构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刁兆慧;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娜;建国后卫生间设计的形式发展[D];南昌大学;2010年

6 李艳丰;昆明传统街区景观色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慧雯;试析服装画艺术及其与服装设计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凝;金庸小说复仇主题的西洋化进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袁荣蓉;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程晔;当代大众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审美文化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杨全;;网络文学的“无线”未来[J];博览群书;2014年02期

2 王玲;;网络文学是一种休闲文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3 张毅;;手机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10期

4 叶蓉;;3G时代大学生的手机阅读与应对策略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年08期

5 陈伟军;;手机阅读的文化取向与感知形塑[J];学术论坛;2013年01期

6 戎真洁;;打造掌上阅读崭新形态 助力传统出版产业发展——关于手机阅读发展的几点思考[J];当代小说(下);2010年04期

7 ;e拇指文学开启手机阅读新时代[J];数码世界;2006年02期

8 韩浩月;;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永远美好[J];现代计算机(普及版);2009年10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欣洁;;手机阅读“三低”现象表征与原因透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于鸿;;科普评书与手机阅读的完美结合[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王颖;;网络文学:文学性与商业化的艰难平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武;手机阅读进入都市人生活[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易凌珊;手机阅读渐成3G主流应用文学作品引爆火热需求[N];通信信息报;2010年

3 VIVA无线新媒体副总裁 王洁明;手机阅读即将爆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4 周慧虹;手机阅读须告别“三低”[N];文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唐隆辉;手机阅读市场付费意愿降低 突破普及瓶颈需跨四道槛[N];通信信息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顾克非;手机阅读 开辟阅读新模式[N];消费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田超;近三成国人使用手机阅读 用户付费习惯亟待养成[N];通信信息报;2012年

8 ;手机阅读 敢问路在何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吴丹;手机阅读用户超5亿 移动浏览器成主阅读平台[N];通信信息报;2013年

10 北京商报记者 曲忠芳;国内手机阅读市场迎来变革[N];北京商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婷婷;大学生群体手机阅读业务的采纳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陶玉;手机阅读内容盈利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梁炎鑫;手机阅读出版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潘文娜;手机阅读现状分析与用户接受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庞晓莉;手机阅读产业价值链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唐l,

本文编号:890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90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