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易象与审美意象思想的萌芽

发布时间:2017-09-27 21:14

  本文关键词:易象与审美意象思想的萌芽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意象 易象 意象世界 美学传统 意境说 系辞 皎然 宗白华 卦象 卦爻辞


【摘要】:正"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以《周易》为源头,经刘勰、皎然、司空图、王夫之、叶燮等人的理论建构,确立了以意象为特征的独特美学传统。新时期以来,关于"审美意象"这一范畴的研究,突破了对经典进行静态诠释的传统做法,既有朱光潜等人对西方审美意象理论的译介和发扬,又有宗白华基于传统哲学基础上、以意象为基本单元的"意境说"。此后,胡雪冈等人从本体论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意象范畴形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审美意象;易象;意象世界;美学传统;意境说;系辞;皎然;宗白华;卦象;卦爻辞;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审美意识通史”(编号:11AZD05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221;B83-092
【正文快照】: “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以《周易》为源头,经刘勰、皎然、司空图、王夫之、叶燮等人的理论建构,确立了以意象为特征的独特美学传统。新时期以来,关于“审美意象”这一范畴的研究,突破了对经典进行静态诠释的传统做法,既有朱光潜等人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南平;论散文审美意象的叠合式组构[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成迅;略论中国圣贤文化对民族审美意象的影响[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蒋继华,苍中洪;审美意象的现代性阐释——接受美学视角中的审美意象[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李艳;论消费社会仿像对审美意象的消解[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5 陈辉;从西方神话-原型批评到中华审美意象系统理论[J];学术交流;2004年12期

6 辛衍君;从“易象”到“审美意象”——中国古典审美意象的历史嬗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马慧茹;;当代回族小说的审美意象世界[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马慧茹;;当代回族小说中的审美意象与精神追求[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怀义;;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庞立丽;张进平;;浅谈审美意象下的汉字重构[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莫先武;;当代审美意象理论之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琼华;;审美意象趣味谈[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慧;;“真山水”:生意盎然的审美意象——郭熙《林泉高致》新探[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4 高玉玲;;《诗经》情爱诗的审美意象与审美心理[A];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C];2004年

5 孙秀玲;张薇;;一树梅花百首诗——自然美的多样性与审美主体差异性的和谐统一[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怀义;审美意象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孟庆东;中国古典文学中“竹”的审美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倩;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D];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

4 李计珍;中国审美意象理论的历史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晓琴;以“自然”为审美意象的传统筝曲及其审美追求[D];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

6 葛明静;古典文学中芙蓉的审美意象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董晓华;生态批评视域中的审美意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永全;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与诗歌审美意象的生成[D];河南大学;2006年

9 黄佳瑜;尊重感受[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31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31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