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虚拟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发布时间:2017-09-28 14:16

  本文关键词:虚拟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更多相关文章: 消费主义 虚拟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主体性建设


【摘要】: 随着全球化历史进程的推进和消费意识形态在中国的蔓延,“日常生活审美化”正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方式,并以其当下性和切身性受到普遍关注。在消费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审美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日常化与市场化日渐明显,审美观念与审美实践也随之滋生出纷繁复杂的矛盾与问题。鉴于虚拟性对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带来的根本性改变,为日常生活世界的审美化拓展了前所未有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同时给日常生活审美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因而本文着力从虚拟性的角度来把握和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以期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引导。 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与表征。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主导逻辑,“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消费社会的中心特征呈现,以消费文化为具体的历史语境。“虚拟性”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核心表征,主要包涵符号虚拟的生活方式和数字虚拟的生存空间两个层面。第二部分论证了虚拟性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响。虚拟性在使大众享受“超现实”的审美世界的同时,也使一部分大众陷入虚拟性带来的各种迷障中,受其制约。大众必须坚守好自身的主体性,以人的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控制工具理性和感性欲望,在彰显虚拟性正面的解放力量的同时,对其展开审美的批判。第三部分以个案研究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的虚拟性审美。分别以影像世界、赛博空间和身体审美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它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积极的建构意义。影视艺术通过运用虚拟性技术,使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视觉狂欢;赛博空间为大众构建了拟真的审美世界,使大众热衷于从现实社会移居于此;身体在消费社会中成为最美的消费品,大众对身体的管理和建构使身体美学成为理论关注的新视点。 本文从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现状出发,以“虚拟性”为切入口,从冲突中发掘契机寻求融合,寻得人的主体性建设的根本性意义。人类惟有以自身的主体性战胜审美的异化,在日常世界中保留人的丰富的精神性和超越的自由性,重构主体的批判意识,确立审美精神中应有的自由和民主,才能真正享有审美化的日常生活,才能使“日常生活审美化”走向真正的大众。
【关键词】:消费主义 虚拟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主体性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8
  • 第一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与表征8-22
  • 第一节 消费主义:一种新兴的文化语境8-11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呈现11-15
  • 第三节 虚拟性: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核心表征15-22
  • 第二章 虚拟性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响22-33
  • 第一节 虚拟性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解放22-25
  • 第二节 虚拟性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制约25-29
  • 第三节 走向统一:主体性的回归29-33
  •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虚拟性审美33-43
  • 第一节 影像世界:虚拟的视觉狂欢33-36
  • 第二节 赛博空间:拟真的审美世界36-39
  • 第三节 身体审美:虚拟的主体建构39-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发表论文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丹;;天使为何折断了翅膀——有感于电影《李米的猜想》[J];电影文学;2009年06期

2 李良旭;;信奉“不消费主义”的美国教授[J];幸福(悦读);2010年10期

3 孙海瑞;张海菊;;《珍妮姑娘》中消费主义下有钱人人性的扭曲[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杨魁,董雅丽;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解读[J];现代传播;2003年01期

5 刘春雷;和谐发展:反对消费主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谁说房奴犯了消费病?[J];传奇文学选刊(人物金刊);2006年10期

7 李娟;;文学在消费主义时代中的困惑[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钱理群;;和志愿者谈生活重建[J];书屋;2009年03期

9 潘淑鸿;;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对消费方式的现代价值[J];兰州学刊;2009年S1期

10 陶东风;朱国华;;关于消费主义与身体问题的对话[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婷婷;;金融危机下消费主义的理性思考[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金小燕;马佰莲;;生态文明视角下消费和幸福关系的思考—对消费主义幸福观的批判[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孟宪武;;虚拟性爱——当代性科学研究的新课题[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4 张传开;;消费主义批判与超越[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刘俊彦;;消费主义思潮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6 卢嘉瑞;;全球视野的消费与可持续发展[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7 白钦先;;金融虚拟性演进及其正负功能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8 秦志希;徐小立;;论消费文化语境下新闻传媒的变异[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贾广惠;;论传媒消费主义对公共性的瓦解[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罗云锋;;大众传媒、消费主义与“非常态的常态化”——批判理论视角的文化研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剑锋;别拿消费主义掩盖市场缺陷[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叶花果;警惕“儿童消费主义”风险[N];宜春日报;2006年

3 蒋蓝;《读者》王朝与媒体消费主义[N];阿坝日报;2006年

4 鱼烟罗;“消费”时代的“孙猴子”传奇[N];光明日报;2010年

5 肖传钧;议“尚俭戒奢”[N];贵阳日报;2007年

6 龚丹韵;消费主义,没有未来的休闲文化?[N];解放日报;2007年

7 赵勇;消费主义的幽灵在节日徘徊[N];商务时报;2007年

8 彭兴庭;“新红色经典”与消费主义[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卢风;消费主义:一场被裹挟的人生追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裴云云 姜美;“小家伙”撬动大市场[N];宁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儒年;《申报》广告与上海市民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海荣;消费伦理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慧;中国电视商业广告文化价值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徐小立;19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5 张健康;媒介生态的失衡与调适[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爱丰;消费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王亚南;中国语境下的消费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谢梅;新闻与消费[D];四川大学;2007年

9 高永亮;网络传播消费主义现象批判[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10 李辉;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敏;虚拟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D];扬州大学;2008年

2 刘红兵;失态的诗神[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子娟;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红人”现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姜娣;试析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零售业快速发展的原因[D];河北大学;2011年

5 方亚琴;以北京为例对中国城市女性消费主义倾向的实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陈静;乌鲁木齐地区居民消费现状调查与思考[D];新疆大学;2011年

7 杨远威;菲茨杰拉德沦为消费社会受害者的历程及其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消费主义的批判[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田凤荣;从无名到显赫[D];河北大学;2003年

9 陈志宏;消费主义影响下的符号消费[D];苏州大学;2005年

10 王静;时尚杂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本文编号:936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36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