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审美思维对人性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7-09-29 14:21

  本文关键词:当代审美思维对人性的塑造


  更多相关文章: 终极目标 当代审美思维 人性塑造


【摘要】:弗洛姆说十九世纪的哲学问题是上帝之死,而二十世纪的哲学命题则是人类的灭亡。这里人类的灭亡并不是说生理的中介,而是人作为一种传统的存在状态的终结。按照弗洛姆的说法,认得天生存在是劳作的存在,而新的人类存在方式则是劳作的终结以及新的存在方式的产生。人类超越所谓的劳作去突破传统的牢笼。20世纪的人死了。人类最终级的关怀首先就是认识人自己,其次是认识他人以缔造和谐公正的社会最后就是认识人所在的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早在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提出一个经典的命题,那就是"认识人自己",而当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终极追问的时候,我们将面对一个不能回避又必须回答的问题,那就是人性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对人性进行塑造让人们挣脱孤独的牢笼发现自己内心的信仰以充实精神世界呢?本文从对人性的解析到审美思维的介入以解决这两个重要的问题。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终极目标 当代审美思维 人性塑造
【分类号】:B038;B83-0
【正文快照】: 人类生存的本质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的人。人,只有当它在人的生存状态,就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和骄傲的人;人的异化存在于人的自然存在的偏离,是人性的扭曲,是一种自我毁灭。他是一个自我毁灭的异化。当代人,远离人性的存在。而这一切只有改变思维方式才能改变存在方式,另一方面也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明;人性是什么[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晓慧;;艾特玛托夫对现代文明生态危机的文化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2 刘春玲;;论迟子建作品童年母题中的人性刻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田秋华;;基于网络的教学交往有效策略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4 徐祖胜;;主体教育的反思与重构[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茹秀华;;越是人性的越是世界的[J];电影文学;2011年16期

6 高红雨;王文燕;;论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表现模式[J];电影文学;2012年13期

7 任艳;;群体·个体——中国电影中的“人性”观[J];电影评介;2009年04期

8 江荔仙;;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90后大学生的诉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杨娟;人性观的演进对心理健康研究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邱德雄;姜新生;;现代教育的转向:主体间性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涛;肖平;;人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李建东;;呼唤坚挺的艺术——对当下文学平庸化的思考[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6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英;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张兰英;对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若干反思和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龙;儿童虚伪与学校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2 齐留柱;论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审美性实现[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周兴青;阿来的生态意识及其中国现代化问题批判[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聪慧;班级中潜在课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之昂;数字自然观与审美思维[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邱紫华;;东方审美思维及其艺术表现手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广晖;;谈审美思维及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曾永成;;论审美思维的若干特征[J];枣庄师专学报;1987年Z1期

5 张利群;中国古代审美思维方式的雏形——庄子式“物化”思维初探[J];社会科学家;1989年05期

6 李建盛;把研究的触角伸向美学思维的深层空间——评《沉醉的神往—审美思维论》[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7 钮燕枫;审美思维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余振丹;;理解韦尔施的“审美思维”[J];美与时代;2008年01期

9 姚全兴;;审美思维教育: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J];美与时代(上);2010年10期

10 黄高翔;;浅谈圆:东方审美思维下的理想化表达[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全兴;;审美思维教育: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姬素青;审美思维与人性复归[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42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42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