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学视角下的社会生产实践与当代劳动者美育

发布时间:2017-09-29 14:49

  本文关键词:美学视角下的社会生产实践与当代劳动者美育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 生产实践 劳动者 美育 工人阶级


【摘要】:要将美的事物转化为广大劳动者自觉追求的理想理念,就必须把社会生产实践与审美教育很好地统一起来。掌握审美心理建构与劳动者体征特点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通过厘清生产劳动与审美教育的差别联系,才能不断挖掘生产劳动中的美学意蕴和尊重劳动者的审美感受,继而在实践中锻造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最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训练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产实践 劳动者 美育 工人阶级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劳动者美育”并非是笔者因灵感突现而提出的一个应景式概念,而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现象已经日渐清晰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自身的审美素养,其最直接表现就是审美标准的错位与传统美德的消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秉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新市;;马克思主义美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育人功能[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张凯行;;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决策与善治的良性互动[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于娜;;企业社会工作对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介入[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书林;;论党务公开[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吴辉,许纯玲;善治:中国共产党变革的方向[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03期

3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5期

4 俞可平;;善治与幸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2期

5 高新民;;完整理解民主决策含义 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6 吴桂韩;;论政党政治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兼论中西现代政党政治的差异[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耀建;;关于“劳动创造了美”的问题——与蔡仪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81年03期

2 陈玲;王丽华;李艳艳;;大众审美文化对青年理想信念的消极影响及美育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7期

3 许冬玲,付家东;论美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J];求索;2003年04期

4 朱光潜;柏拉图谈美育[J];美与时代;2004年08期

5 杨恩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美学[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5年00期

6 田军强;;对当代中国美学实用化脉络的哲学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潘知常;从“教化”到“美育”——近代美学思潮札记[J];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8 李红,刘兆吉;美育的直接心理效应[J];宁夏教育;2000年04期

9 李惠敏;浅论德育与美育的关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徐端午;;关于当前美育状况的思考[J];美与时代;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马克思主义视野:人类美学论纲[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周扬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前的讲话要点[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3 朱存明;;《手稿》与中国美学问题[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徐端午;;厦门大学关于当前美育状况的思考[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7 顾凤威;;后现代的审美悖论与马克思的科学预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黄力之;;市场经济过程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验证与纯审美论的幻灭[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王朝闻;;王朝闻同志的开幕词[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10 公木;;毛泽东美学思想发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军海;美育三阶:善感、趣味与境界[N];光明日报;2010年

2 蔚志建;“继续”美育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3 周星;美育应走向审美情感教育[N];学习时报;2006年

4 《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复旦大学博士后 陈友峰;正确认识“美育”[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毛崇杰;蔡仪美学思想的坚实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7 张冰;充分发挥美学作用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楼昔勇;倾心尽力为美育[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王毅 傅晓微;“充实之谓美”是儒家美论么?[N];文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静;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3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5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6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杰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发展主要区域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匕;美善相乐[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3 黄志军;艺术教育与人的美学生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崔悦;当代中国审美泛化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5 曲丽娟;美育与现代审美人格重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晓冬;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精神内核及其当代价值[D];贵州大学;2006年

7 王振君;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9 傅前景;当代中国农民审美心理特点及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吴玉洁;蔡元培美学思想的价值论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42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42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d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