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生命美学”思想探析
本文关键词:尼采“生命美学”思想探析
【摘要】:作为转型期的代表人物,尼采把"生命美学"发挥到了极致。其"生命美学"的思想表现在:以"梦"和"醉"的审美状态拯救生命,以"人"本位的艺术再现生命和以"超人"的审美理想扩张生命。尼采的生命美学思想充分表现了他对人之欲望的尊重,对人之能力的重视,其思想因其"生命"的内涵有着更加强悍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济宁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尼采 生命美学 审美状态 审美理想
【基金】: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资助(J13WD24)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提出了“生命美学”的理论构想。与当时盛行的实践美学不同,“生命美学”主张从人的生命活动去研究美学,彰显审美中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它从生存论的角度去考察美学问题,超越了认识美学和实践美学认识论的思维模式,审美不再是认识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洁;李金安;;论中国文化中的月神精神[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妍;;商事登记中行政权力定位的理论思考[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2 高海艳;吴宁;;尼采对虚无主义的确认和超越[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罗坚;;略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J];东方丛刊;2010年03期
4 胡和平;;红色资源与权力意志——兼论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改编[J];电视研究;2008年10期
5 吕雪峰;;略论《喋血双雄》中的尼采思想——从社会学视角看吴氏电影[J];电影文学;2008年07期
6 苏绪丽;;身体的烙印——对影视文本《红樱桃》的解读[J];电影评介;2007年21期
7 武玮佳;;终点是一场纯净的狂欢——追寻艺术魔戒的旅程[J];大众文艺;2010年21期
8 赵明;;伏地魔:尼采式的超人[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2期
9 王明科;“新怨恨”理论与文学批评[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张唯嘉;;实体与虚无——论西方宇宙观的嬗变[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3 潘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宗教情怀与艺术魅力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俊;信仰播撒与权力博弈[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镇;商事主体设立登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贾中海;社会价值的分配正义[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明科;怨恨: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翟恒兴;走向历史诗学[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黄怀军;中国现代作家与尼采[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东明;文本视域之当代西方建筑差异性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智贤;狭义安乐死的非犯罪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班明芳;贵生论—人的生命价值及其实现途径[D];西北大学;2011年
4 蒋根旺;刘震云小说人性剖析[D];河南大学;2011年
5 黄凯;尼采“孩子”意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涛;权力欲的咏叹[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小燕;价值偶像的黄昏[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琪;《弗兰肯斯坦》中的反叛与妥协[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红果;大地伦理视域下中国农业生态化探析[D];吉首大学;2011年
10 宋晓艳;从超感性领域的建构到人的原初感性的复归[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琳;《山海经》“浴日”“浴月”神话的文化底蕴[J];民族艺术;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伯飞,韦统义;从生命美学看审美价值的主体回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世德;美学研究的新进展——我对生命美学论的新看法[J];美与时代;2003年01期
3 李卫东;生命的诗意言说——读范藻先生的《叩问意义之门——生命美学论纲》[J];美与时代;2003年03期
4 王晓华;西方生命美学诞生的逻辑因缘与基本维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薛富兴;生命美学的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柳清泉;中国古典美学的生命精神[J];社会科学家;2005年05期
7 罗坚;;存在之思与生命之美——尼采的生命美学思想管窥[J];学术论坛;2010年12期
8 劳承万;中国当代美学启航的讯号──潘知常教授《生命美学》述评[J];社会科学家;1994年05期
9 肖朗;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底蕴[J];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余福智;《典论·论文》之“气”的生命美学诠释[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姚全兴;;梁启超与柏格森生命美学[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祁志祥;;“自适其适”、“至乐无乐”——庄子美学新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3 寇鹏程;;文明差异与中、西审美现代性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应全;;从美学研究看学术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李翔德;;刘邵《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7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2 曹利华;和谐社会的美学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南开大学 侯杰 姜海龙;西方学者的身体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李松;实践美学研究的成就[N];光明日报;2007年
5 ;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N];光明日报;2001年
6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肖建华;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N];光明日报;2009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8 黑龙江大学 张园;谢林带我们重回“艺术”[N];光明日报;2010年
9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张再林 李军学;身体美学:西方与中国[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庚香;正义的形象[D];吉林大学;2006年
5 刘欣;情理圆融的生生之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7 范昀;审美与正义[D];浙江大学;2008年
8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叶世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晓燕;吕o偵姥枷胙芯縖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海旭;中国身体话语中的柏拉图和尼采[D];暨南大学;2010年
3 耿成雄;试论中国古代生命美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琼;知识作为健康身体的隐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飞飞;现代性视域下的西美尔生命美学[D];西北大学;2013年
6 丁静;范寿康生命美学思想初探[D];西北大学;2013年
7 秦凤;柏格森生命美学与“五四”美学思潮[D];安徽大学;2011年
8 屈小娥;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张志祥;论西美尔的生命美学[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10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945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4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