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中国生态美学的原生性及其美学形态

发布时间:2017-10-05 04:00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生态美学的原生性及其美学形态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生态美学 原生性 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 水文化 盐文化


【摘要】:中国生态美学建立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色的水文化的根基之上,而与植根于盐文化的西方传统美学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为一种植根于水文化而极富水的意蕴的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形态,并由此构成其独有的原生性特质。这种特质在中国独具特色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建筑与山水园林等山水艺术中得以具体体现,呈现出特有的生态智慧与美学魅力,这为中国美学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统资源。我们不能割裂传统而一味地盲目追随西方话语,否则就会造成话语建构中的根性失落与根基错位,而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出发,加强本土理论资源与文化传统的深入开掘,使植根于中国水文化传统而富有原生性特质的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在当前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中国生态美学 原生性 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 水文化 盐文化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任何美学观念都是以一定的文化观念为根基的,并表现出某种特定的文化观念。那么,中国生态美学是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根基之上的呢?对于这一问题,不少论者总是试图并习惯于去寻找某种西方的理论根基,这也导致了许多研究满足于西方话语的简单挪用。正如曾繁仁先生所指出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东方色彩及其与西方环境美学的区别[J];河北学刊;2012年06期

2 东山魁夷;中国风景之美[J];世界美术;1979年01期

3 栾栋;水性与盐色——从中西文化原色管窥简论华人的文化品位[J];唐都学刊;2003年01期

4 施荣华;宗炳“澄怀味像”的美学思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探索——兼论中国古代“中和论生态—生命”美学[J];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李光辉;;沈从文女性崇拜的心理探微[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10 汪秀丽;郎敏;;也谈忠恕思想的界说——与冯浩菲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9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鲁瑞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子羔》感生神话内容析论——兼论其与两汉经说的关系[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邵颖涛;冥界与唐代叙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974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74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