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七说里普斯移情论的“对象化”

发布时间:2017-10-05 15:01

  本文关键词:七说里普斯移情论的“对象化”


  更多相关文章: 里普斯 移情论 对象化


【摘要】:里普斯移情论内涵的核心是对象化。对象化主要有七个层面的规定:审美由"对象"和"原因"两个方面构成;"自我"和"对象"在审美中绝对"同一";"对象化"不同于"认知事物对象",也不同于"回忆对象性情形";"对象化"与自我日常生活中的对象性活动迥然有别;"对象化"的"自我"不具有生存实践性、但又必须是直接经验性的;"对象化"的内摹仿与身体器官运动无关;"对象化"的具体形态丰富多样。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里普斯 移情论 对象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前期西方“经验诗学”研究(11BWW002)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移情论是20世纪初具有重大影响的美学理论。“移情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里普斯。”[1](P53)里普斯(TheodoreLipps,1851-1914)论移情,关键是对作为核心范畴和审美心理机制的“对象化”的阐释。在里普斯看来,“对象化”决定“移情”,“移情”就是“对象化”。他在1903年发表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李志红;高霞;;“人鬼情未了”在中国[J];蒲松龄研究;2005年04期

3 徐庆年;青年钱钟书与西方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桂闯;;论《天狗》的现代性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薛雯;梁实秋反对克罗齐?——梁实秋与克罗齐文艺观的异与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左广艳;;从象征角度看霍尔顿的成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李天道;禅: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8 贾璐;;重生与复归——对小说《羽蛇》的一种原型解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靓;;浅析废名小说中的童年表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李建中;;王独清的诗歌形式论——《再谭诗》发微[J];宝鸡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李建军;;文学之病与超越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3 吴家珍;;谈文学语言信息的传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李怡;;意志化之路上的梁宗岱诗歌与诗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5 王立;;海意象与中西方民族海洋观中的文化精神[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6 姚全兴;;梁启超与柏格森生命美学[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高建平;;论文学理论的性质[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8 李平;;论都市文化的类型及其演进[A];都市文化研究(第5辑)——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4 唐东堰;生命的迷狂与神秘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文初;《存在与时间》前38节解读[D];浙江大学;2010年

6 孔帅;瑞恰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孙绪敏;论新诗体式之演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永涛;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源;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小蕊;中西方“移情说”物我关系差异探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娜娜;萨特诗学选择观念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章慧宇;都市迷宫的系统观照与现代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仕敏;以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翻译观解读王际真的《红楼梦》英译本[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孔真;西方当代空间化叙事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丹燕;塑造与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智源;《红楼梦》的终极关怀意蕴[D];河南大学;2011年

8 张旭;残酷的人生表演,,荒谬的生存图景[D];吉林大学;2011年

9 谢冬梅;论虹影小说的本土经验与国际视野[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丽敏;莫言小说意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77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77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